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自笑

标题包含
自笑
抱瓮终焉与世迷,斲轮久矣叹吾衰。 江南未必无佳士,海内何由得二儿。 不共施梁争折角,却思陶谢与同时。 歌成未免傍人笑,农马虽专技已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抱着水缸终老在世间的迷茫里,感叹技艺长久却无法增长。 江南之地未必没有优秀的才子,但全国之中很难找到两个孩子。 不愿意和他人争夺名利,却希望可以和陶渊明、谢灵运这些名人同时代。 虽然我的歌声难免被旁人嘲笑,但这只是为了谋生的一技之长而已。
去完善
释义
1. 抱瓮:指代简朴的生活方式,“瓮”指一种陶器。这句表达诗人想要保持朴素生活的心愿。 2. 终焉:表示最后、终结的意思。 3. 与世迷:与世隔绝的迷失状态。 4. 斲轮:技艺高超。这里指对诗歌创作的感叹。 5. 叹吾衰:叹自己年老体衰。 6. 江南:长江以南的地区。 7. 佳士:贤才。 8. 海内:全国范围。 9. 二儿:指孟子和颜渊。这里是比喻理想中的弟子或伙伴。 10. 不共施梁争折角:不与他人争夺名利地位。“施梁”是形容架桥建筑;“折角”指的是书册整理。 11. 陶谢:陶渊明和谢灵运。这里是说诗人的愿望是与他们一样同处一个时代。 12. 傍人:身边的人。 13. 歌成:指诗歌创作完成。 14. 农马:农民的马匹。这里表示诗人在诗歌领域的技艺虽然已经娴熟,但仍感卑微。
去完善
赏析
《自笑》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敖陶孙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和对世事的无奈。诗人以“抱瓮”和“斲轮”两个比喻来形象地描述自己虽然坚持自己的信念,但却无法融入世俗社会的现状。接着,诗人提到江南地区也不乏贤才,但为何四海之内无法找到像他和朋友那样的知己呢?这里流露出诗人在寻找志同道合之人时的孤独与无奈。 紧接着,诗人通过“不共施梁争折角,却思陶谢与同时”来表达自己不与其他人争抢名利,而是怀念与陶渊明、谢灵运等名士同时代的美好时光。最后,诗人以“歌成未免傍人笑,农马虽专技已卑”作为结尾,暗示了即使自己在诗歌领域有所成就,却也难免被他人嘲笑,感叹技艺再高超也无法改变世人的看法。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自笑》是南宋著名诗人敖陶孙的一首抒情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庆元年间(公元1195-1200年),这是敖陶孙人生中较为坎坷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他曾因参加科举考试不第而长期困厄,又因与当权者政见不合而被排挤,导致他的人生道路颇为曲折。 在南宋时期,虽然国家相对安定,但政治斗争激烈,尤其是一些文人士大夫热衷于党派之争,使得许多文人志士受到打压和迫害。敖陶孙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深感自己的抱负难以实现,故而写下这首抒发内心情感的《自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