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复一日
一日复一日,来如赴海波。
今晨我无粮,未卜晡夕过。
辛苦幸一饱,知复有明何。
平生实愚暗,虑浅忧则多。
雀鼠偷太仓,田野蜚螟蛾。
至尊尚旰食,边防望投戈。
我欲沥血诉,官府多谴呵。
进退羝触藩,屈鬰鹏在罗。
壮心一不遂,六龙奄蹉跎。
所以忧世人,散发归岩阿。
长生傥可学,吾其驻羲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日复一日,如同奔赴海浪一般。
今早我没有食物,傍晚能否度过还是个未知数。
努力争取温饱,不知何时能迎来光明。
一直以来都很愚昧无知,考虑问题总是很浅薄,担忧却很多。
麻雀和老鼠偷吃国库的粮食,田野里的飞蛾也到处乱飞。
皇帝仍然日夜操劳,边防的战士期待放下武器。
我想向官府诉说我心中的忧虑,却被多次责骂。
徘徊于困境之中,就像山羊触碰到藩篱,大鹏鸟困于罗网。
雄心壮志无法实现,时间就这样虚度了。
因此我忧虑着世人,决定回归山林。
如果长生不老可以学习,我愿意留下太阳和月亮的光芒。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赴海:比喻进入宦海,投身政治生活。这里指诗人投身官场,谋求生计。
2. 无粮:形容生活贫困,没有足够的粮食度日。
3. 未卜晡夕过:无法预测何时能够度过困难时期。晡夕,傍晚时分。
4. 明何:明天的状况如何。
5. 实愚暗:确实愚蠢无知。诗人以此自嘲,表示自己考虑问题不够全面。
6. 虑浅忧则多:担忧的事情很多,但又觉得自己的忧虑可能并无必要。
7. 雀鼠偷太仓:形容小人物占取大人物的资源。雀鼠,麻雀和老鼠,代指地位卑微的人;太仓,古代朝廷储存粮食的地方,代指国家资源。
8. 田野蜚螟蛾:田野中的飞虫。这里用以比喻农民在国家中处于弱势地位。
9. 至尊尚旰食:皇帝还在忙于政务,无暇顾及饮食。至尊,皇帝的尊号;旰食,天色已晚仍在进食,形容工作繁忙。
10. 边防望投戈:希望边境问题能够得到解决。投戈,放下武器,表示停止战斗。
11. 沥血诉:以流血的方式诉说自己的冤屈。
12. 官府多谴呵:官府对诗人的指责和训斥。
13. 进退羝触藩:形容进退两难的局面。羝触藩,典出自《易经·大壮》,公羊角碰到了篱笆,无法摆脱困境。
14. 屈鬱鹏在罗:比喻才华得不到施展,被束缚在困境中。屈鬱,压抑,无法舒展;鹏,大鹏鸟,象征宏大的抱负;罗,罗网,束缚之物。
15. 壮心一不遂:壮志未酬。
16. 六龙奄蹉跎:时间不知不觉地流逝,错过了实现理想的机会。六龙,代指光阴;奄,忽然;蹉跎,浪费时光。
17. 忧世人:关心民众的疾苦。
18. 散发归岩阿:披散头发,隐居山林。
19. 长生傥可学:倘若可以学习长生不老之术。
20. 吾其驻羲娥:我要学习掌握时间的法则,让岁月停止流转。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时光飞逝、世事无常的古诗。诗人以海水比喻时间的流逝,表达了时光无情,日复一日,就像奔赴大海一样无法回头。然而,诗人却为自己的贫苦生活感到悲哀,没有充足的粮食度过每一天,对生活的担忧使他倍感焦虑。
诗中的雀鼠偷太仓和田野蜚螟蛾分别象征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公。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感受到了强烈的愤懑和无奈。他感叹至尊尚旰食,边防望投戈,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
然而,诗人并没有完全沉浸在消极的情绪中,他还想为祖国和人民做些什么。可是,却因为种种原因受到排斥和谴责。这使得他进退两难,犹如羝触藩和屈欝鹏在罗,痛苦不堪。
尽管如此,诗人并未放弃他的壮志雄心。他认为只要有机会,他会重整旗鼓,奋发向前。但是,如果壮志难以实现,他就选择回归山林,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最后,诗人发出了关于长生的感慨,认为如果能够掌握长生不老之术,他就能长久地停留在世间,为国家作出更多的贡献。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一日复一日》是南宋诗人敖陶孙的一首抒情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公元1127年至1279年。在这个时代,中国正处于北宋灭亡和南宋建立的历史转折期。
在创作这首诗时,敖陶孙正值壮年,他的人生际遇颇富戏剧性。他曾是南宋朝廷的一名官员,但因不满朝廷的腐败而辞官归隐。在这段岁月里,他过上了田园生活,游历四方,与文人墨客交游,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篇。
在南宋时期,国家政治腐朽,民族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许多文人志士选择了归隐田园,追求心灵的安宁。敖陶孙作为其中的一员,他在诗中表达了对自己生活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无奈。
去完善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