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张长公宠赐初度致祷之语
何人著书补获麟,竹汗未干头已星。
天上风流张公子,散发沧浪歌独醒。
威名徧满淮草木,肯借妙语春冥灵。
臞翁之腹无三壬,平生贮书才一丁。
泥涂断道学龟曳,云天泼眼惭鸾停。
亦知封侯下曹掾,宁与阿堵高宁馨。
梦从诸儿坐家塾,十年灯火寒青荧。
分无黄色明天庭,独倚一片藏无形。
虞翻骨相当自程,曲江风度乃不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谁编写书籍来弥补未获得麒麟的遗憾?竹子上的汗水尚未干透,星星已在夜空闪耀。那位在天空中自由驰骋的张公子,独自用苍凉的歌声保持清醒。他的声誉响彻淮河两岸,却从不向春神借用美妙的语言。这位瘦削的老者肚子里没有太多的学问,一生积累的书籍也只有那么一点。他在泥泞的小路上艰难地前行,学习着龟蛇般的毅力;在天空中挥洒自如,却不曾停息。他也知道封侯的事情是那些小吏们的工作,而不是他这样的人去追求。他梦想着和孩子们一起坐在教室中,历经十年的艰苦求学时光。虽然他没有明亮的天庭,但他依然凭借那片承载着无数智慧的星空,保持了隐而不露的状态。虞翻骨相天成,自会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而曲江的风度也无法被轻易命名。
去完善
释义
1. 何人著书补获麟:指谁能写出象司马迁的《史记·儒林列传》那样有裨补世道的文章。
2. 竹汗未干头已星:汗,指汗青,即史册;星,白发。意谓自己刚刚成为史官,尚未完全掌握驾驭历史的能力,头上的白发已经增多。
3. 张公子:诗人对自己上司的尊称。
4. 散发沧浪歌独醒:意指诗人在政治黑暗时期洁身自好,坚守清醒的立场。
5. 威名徧满淮草木:威名,指宋朝皇帝赵构的名声;淮,淮河流域。意指赵构名声传遍淮河一带。
6. 肯借妙语春冥灵:妙语,巧妙的话语;春冥灵,指春天里的精灵。这里表示诗人相信自己的话语具有神奇的力量。
7. 臞翁之腹无三壬:臞翁,指诗人本人;三壬,指天地间三样东西,这里泛指学识渊博。
8. 平生贮书才一丁:一丁,一点点。意指诗人平生积累的学问并不多。
9. 泥涂断道学龟曳:泥涂,道路泥泞;龟曳,形容走路缓慢。意指在泥泞的路上学习,步伐艰难。
10. 云天泼眼惭鸾停:泼眼,开阔的视野;鸾停,传说中的神鸟。意指看到广阔的天空和云彩,心中充满敬意,却感到自己能力有限。
11. 封侯下曹掾:封侯,指升官;下曹掾,指地位较低的官员。这句意指诗人宁愿做个低级官员,也不去贪图荣华富贵。
12. 梦从诸儿坐家塾:指诗人在家中教授儿孙们读书识字。
13. 分无黄色明天庭:分,应该;黄色明,指皇帝的恩赐;天庭,指朝廷。这句是说诗人并无皇帝赐予的高位厚禄。
14. 虞翻骨相当自程:虞翻,东汉末年学者;自程,自我评价。这句是指诗人自我评价虽然不如虞翻,但仍有一定的学问功底。
15. 曲江风度乃不名:曲江,唐朝诗人杜甫的诗友郑虔的号;不名,意指无名的隐士。这句是诗人谦虚地表示自己虽有过人才华,但并无什么名气。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颂了诗人对张长公的敬仰和对其文学成就的赞美。首联以“著书补获麟”比喻张长公的作品丰富而精深,随后用“竹汗未干头已星”表现其才华横溢,勤奋刻苦。颔联描绘张长公的风流潇洒,以散发沧浪歌独醒的形象揭示他的超然脱俗。颈联赞美张长公的威名和妙语传遍江淮地区,令无数人为之倾倒。
接下来,诗人引用自己的经历作为对照,抒发了谦逊之心。他承认自己在学问和成就上无法与张长公相提并论,但始终保持一颗热爱文学的心。尾联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即能像张长公一样在文学道路上不懈追求,留下辉煌的足迹。这首诗结构严谨,韵律优美,通过对张长公的赞美展现诗人自己的精神风貌和对文学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张长公宠赐初度致祷之语》是宋代诗人敖陶孙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的宋朝时期。在这个时期,宋王朝经历了从北宋到南宋的历史变迁,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创作这首诗时,敖陶孙正处于他人生的黄金时期,他在文学、史学等领域都有很高的成就,受到了当时社会的广泛认可。然而,这个时期也是宋朝社会矛盾激化的时期,战争频繁,民不聊生,这对他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这首诗中,敖陶孙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道路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他也借这首诗表达了对自己文学成就的自豪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