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得一禅师
旧时黄正父,今日一浮屠。
四海谁知己,三更忽撚须。
空山吼狮子,暗壁缚於菟。
何日当吾眼,藜床淡尔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昔日里忠厚的父亲,如今已成一位出家人。
天下之大谁又是他的知己呢,在深夜时分他却突然抚起胡须。
他在寂静的山中怒吼如同狮子,在黑暗的墙壁上捉拿恶兽。
哪一天才能让他恢复清明的目光,静静地躺在破旧的床上逐渐消瘦呢。
去完善
释义
1. 黄正父:指禅师曾出家为僧。
2. 浮屠:佛教语,意为塔,此处借指僧人。
3. 三更:古代夜间分为五更,三更为半夜。
4. 撚须:捻须,表示思索。
5. 空山吼狮子:借用狮子吼喻佛法传播。
6. 暗壁缚於菟:用於菟(野猪)比喻恶人,意指佛法能制服恶念。
7. 藜床:贫者所用简陋的床。
8. 淡尔臞:指贫困清苦的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赠得一禅师》是宋代诗人敖陶孙的一首五言律诗,描述了与得一禅师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敬仰之情。在这首诗中,作者以简洁明了的文字表达了诗歌的主题和情感。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旧时黄正父,今日一浮屠”,通过对比得一生涯的转变,表达了诗人对禅师尊敬的心情。昔日的一介书生如今成了超脱红尘的禅师,这种转变使得诗人对禅师更加敬仰。
颔联“四海谁知己,三更忽撚须”,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禅师孤独、坚韧的形象。世间谁能理解禅师的心志,他在深夜里独自沉思,捻须而坐。这两句诗意象生动,展现了禅师内心的深沉和高洁。
颈联“空山吼狮子,暗壁缚於菟”,则以自然界的声音和景象为比喻,表达了禅师面对困境时的无畏与坚定。狮子在深山中咆哮,虎狼在黑暗的墙壁上被困,这些形象既是对禅师的赞美,也是对他所处环境的描绘。
尾联“何日当吾眼,藜床淡尔臞”,则表达了诗人期望与禅师交流的愿望。诗人期待有朝一日能一睹禅师的风采,与他探讨人生哲学。这两句诗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展现了对禅师深深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