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日忆江南禊事
黄河西绕郡城流,上巳应无祓禊游。
为忆渌江春水色,更随宵梦向吴洲。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黄河向西环绕着城市流淌,三月三日应该没有祭祀和游玩的活动。回想起碧绿的江水倒映出春天的景色,夜里做梦又来到了江南。
去完善
释义
1. 黄河:这里指河州一带的黄河。
2. 西绕:指河水由西向东流动。
3. 郡城:古代行政区域单位。
4. 上巳: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被称为“上巳”,民间有举行修禊之俗,洗濯去垢,祈求福祉。
5. 应无:应当没有。
6. 祓禊游:古代民间的一种水滨宴游活动,用以驱邪除病。
7. 为忆:因为思念。
8. 渌江:清澈的江水。这里指南方水乡的美丽景色。
9. 春水色:春天江水的美景。
10. 宵梦:夜晚的梦。
11. 吴洲:江南地带的水中陆地。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思乡之情的古诗。诗人张志和通过描述黄河的壮观景象,引出了对故乡江南的回忆。在上巳节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人们通常会举行祈福、除灾等仪式,而诗人却独自在异乡度过,思念着故乡的绿水江南。这种强烈的思乡之情,在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梦境这一元素,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诗意。在梦中,诗人仿佛回到了故乡,再次感受到了那令人神往的江南美景。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无尽眷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上巳日忆江南禊事》是唐代诗人张志和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唐代中期,约公元750年左右。在这段时间里,张志和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他曾经担任监察御史,因为触怒权贵被贬为南浦尉。尽管如此,张志和并没有放弃对文学的热爱,他游历山水,结交文友,写下了许多描绘自然风光的诗篇。
这个时期,唐朝的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江南地区,水网密布,风景秀丽,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上巳日是古代的一个重要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踏青、饮酒赋诗等。张志和在这一天怀念起江南水乡的繁华景象,不禁心生感慨,于是创作了这首《上巳日忆江南禊事》。
在这首诗中,张志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以及人们在节日里的欢乐场景。他还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的不同情景,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这首诗充分体现了张志和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