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鹊踏枝·花外寒鸡天欲曙

标题包含
鹊踏枝·花外寒鸡天欲曙
花外寒鸡天欲曙, 香印成灰,起坐浑无绪。 檐际高桐凝宿雾, 卷帘双鹊惊飞去。 屏上罗衣闲绣缕, 一向关情,忆遍江南路。 夜夜梦魂休谩语, 已知前事无寻处。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冯延巳(903年-960年),字正中,又作正仲,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著名词人、大臣。他的生平事迹如下: 1. 早期经历:冯延巳出身于官宦世家,他的祖父冯良建曾担任唐朝的工部尚书。冯延巳自幼聪颖过人,勤奋...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窗外寒气中的鸡鸣预示着黎明的来临, 熏香的印子化为灰烬,我起身时毫无头绪。 屋檐上的梧桐树凝结着雾气, 卷起的窗帘让两只喜鹊受惊而飞走。 屏风上的丝衣细细地绣着纹路, 一直以来的牵挂,让我把江南的路都回忆遍了。 每个夜晚的梦魂不要胡说八道了, 已经知道从前的事情无法找寻了。
去完善
释义
1. 花外:花草丛生的外面。 2. 寒鸡:寒冷的清晨报晓的雄鸡。 3. 天欲曙:天色即将破晓的时候。 4. 香印成灰:香印,香炉中焚烧的香灰;成灰,形容时间消逝。 5. 起坐:起身坐下。这里指因心情烦躁而反复起坐。 6. 浑无绪:完全没有了头绪或条理。 7. 檐际:屋檐边。 8. 高桐:高大的桐树。 9. 凝宿雾:凝结了夜间的雾气。 10. 卷帘:掀起帘子。 11. 双鹊:两只喜鹊。 12. 屏上:屏风上。 13. 罗衣:丝绸制的衣服。 14. 闲绣缕:空闲时绣花的丝线。 15. 一向:一直。 16. 关情:关切之情。 17. 忆遍:回忆遍了。 18. 江南路:长江以南的道路,此处指代江南地区。 19. 夜夜梦魂:每晚都在梦中。 20. 休谩语:不要说谎话。 21. 已知:已经知道。 22. 前事:过去的事情。 23. 无寻处:无法寻找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冬日的清晨景象,通过“寒鸡”“香印成灰”以及“高桐凝宿雾”等词汇营造出一种寂静、冷寂的氛围。诗人以“起坐浑无绪”来传达内心的情感状态,可见其对现实的感慨。而“卷帘双鹊惊飞去”一句,则使画面生动起来,反映出诗人在生活中寻找寄托和希望的渴望。 下片“屏上罗衣闲绣缕”至“夜夜梦魂休谩语”部分,展现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通过对“罗衣闲绣缕”的描述,暗示出诗人孤独的心境,以及对往事深深的眷恋。然而,尽管诗人沉浸在对过去的回忆中,却明白“前事无寻处”的道理,这也体现了诗人对现实清醒的认识和无奈的接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鹊踏枝·花外寒鸡天欲曙》是五代南唐词人冯延巳的作品。这首词大约创作于公元940年至970年之间,正值南唐建国初期,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空前活跃。 在这段时间里,冯延巳先后任翰林学士、中书侍郎等要职,深受皇帝信任,他的词才横溢,对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这段时期也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在朝廷中的地位逐渐受到威胁,这使他倍感压力。在《鹊踏枝·花外寒鸡天欲曙》中,他通过描绘自然界的美景,表达了对宁静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出内心深处的忧虑和挣扎。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