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应天长·石城花落江楼雨

标题包含
应天长·石城花落江楼雨
石城花落江楼雨, 云隔长洲兰芷暮。 芳草岸,各烟雾, 谁在绿杨深处住? 旧游时事故, 岁晚离人何处? 杳杳兰舟西去, 魂归巫峡路。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冯延巳(903年-960年),字正中,又作正仲,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著名词人、大臣。他的生平事迹如下: 1. 早期经历:冯延巳出身于官宦世家,他的祖父冯良建曾担任唐朝的工部尚书。冯延巳自幼聪颖过人,勤奋...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石头城里的花儿凋落在江边的小楼里, 云雾隔断了长长的沙洲和那傍晚的兰草。 芳草岸边,弥漫着烟雾, 谁在绿色的柳树丛深处居住? 曾经游玩的地方已变得模糊, 在岁末时分离别的亲人如今身处何方? 那渺茫的船只正向西行去, 灵魂回到巫峡的道路。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石城:今南京市的别称,位于长江下游南岸。 2. 长洲:泛指水中的陆地或陆地上的高阜。这里指江南之地。 3. 兰芷:指美好的植物。 4. 芳草岸:指长满花草的河岸。 5. 绿杨:指绿色柳树。 6. 旧游时事故:指过去游玩时的经历和故事。 7. 杳杳兰舟西去:形容船只向西行驶,逐渐消失在远处。 8. 魂归巫峡路:借用了古诗中“魂断巫山”的说法,意指幽魂离去,回到亡灵安息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应天长·石城花落江楼雨》是五代南唐词人冯延巳的一首作品。这是一首描绘离别愁绪的词作,通过描绘石城花落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远方离人的思念之情。 上阕以“石城花落江楼雨”开篇,描绘了石城花落、江楼烟雨的凄美景象。紧接着,作者以“云隔长洲兰芷暮”一句展现出远处的长洲被云雾笼罩,兰芷在暮色中显得格外美丽。这种景象不仅让人感到宁静,也让人感受到了离别的哀愁。 下阕中,作者用“芳草岸,各烟雾,谁在绿杨深处住?”询问在绿杨深处的那个人的身份,暗示了自己对离人的深深思念。接着,作者以“旧游时事故,岁晚离人何处?”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美好回忆和对离人的担忧。最后,作者以“杳杳兰舟西去,魂归巫峡路。”收尾,寓意着离人的离去如同幽灵一般神秘,令人难以捉摸。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离别时的哀愁与无奈。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过去的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离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应天长·石城花落江楼雨》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词人冯延巳所作。这首词创作于公元943年至960年间。在这个时期,南唐经历了建国初期的繁荣和战乱,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冯延巳在政治上曾一度出任宰相,但因权力斗争失势而受到排挤。他的政治生涯跌宕起伏,这对于他的诗词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 在这段时间里,冯延巳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他感叹人生的无常,忧虑国家的未来。在他的词作中,常可见到对时光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而《应天长·石城花落江楼雨》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冯延巳对于人生际遇与时代变迁的思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