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喜迁莺·雾濛濛

标题包含
喜迁莺·雾濛濛
雾濛濛,风淅淅, 杨柳带疏烟。 飘飘轻絮满南园, 墙下草芊眠。 燕初飞,莺已老, 拂面春风长好。 相逢携手且高歌, 人生得几何。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冯延巳(903年-960年),字正中,又作正仲,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著名词人、大臣。他的生平事迹如下: 1. 早期经历:冯延巳出身于官宦世家,他的祖父冯良建曾担任唐朝的工部尚书。冯延巳自幼聪颖过人,勤奋...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白雾迷蒙,微风轻轻吹过, 杨柳枝和烟雾般的雾气一同飘动。 轻盈的柳絮铺满了整个南园, 而墙下的草儿正沉沉入睡。 燕子刚刚开始飞行,黄莺已经老去, 春风轻柔地抚摸着我们的脸颊。 让我们相遇并携手高歌, 因为人生的时光实在不多。
去完善
释义
1. 喜迁莺:词牌名,亦作“喜迁莺令”,又名“鹤冲天”、“万年枝”等。 2. 雾濛濛,风淅淅:形容雾气弥漫,微风习习的场景。 3. 杨柳:指柳树,这里用来描绘春天的景象。 4. 带疏烟:指烟雾笼罩下的柳树枝条。 5. 飘飘轻絮:指柳絮随风飘散的景象。 6. 南园:泛指南方的园林或花园。 7. 墙下草芊眠:描述墙下草地上春天的景象。 8. 燕初飞,莺已老:形容春天时燕子刚刚展翅飞翔,黄莺已到了衰老的时候。 9. 拂面春风长好:表示春风拂面的美好感觉。 10. 相逢携手且高歌:表示朋友相聚时共同欢歌笑语的场景。 11. 人生得几何:感慨人生的短暂与无常,应珍惜眼前的时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喜迁莺”为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在词的开篇,作者用“雾濛濛,风淅淅”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紧接着的“杨柳带疏烟”则是对这种朦胧美的进一步渲染,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 接下来的“飘飘轻絮满南园,墙下草芊眠”则是通过对春天景象的具体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燕初飞,莺已老”则是对春天时光的短暂和无常的暗示,使人感受到人生的无奈。 最后,作者发出了“相逢携手且高歌,人生得几何”的感慨,表达了对人生的豁达态度和乐观精神。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喜迁莺·雾濛濛》是五代时期南唐词人冯延巳的作品。这首词创作于公元959年,即南唐元宗李璟在位期间。在这段时间里,冯延巳作为李璟的亲信,曾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等要职,在政治上颇有建树。 然而,此时的南唐正面临着严重的内外交困。在国内,政治腐败、官僚争权夺利,使得国家局势动荡不安;在国外,后周的强大势力对南唐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在这种背景下,冯延巳以词抒怀,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以及对未来命运的担忧。 词中的“雾濛濛”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当时政治形势的隐喻。云雾遮蔽了阳光,象征着国家的前途迷茫。而“月如霜”则暗示着南唐在强敌环伺下的困境。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国运的关切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在时代洪流中的无奈和惆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