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鹊踏枝·烦恼韶光能几许

标题包含
鹊踏枝·烦恼韶光能几许
烦恼韶光能几许, 肠断魂消,看却春还去。 只喜墙头灵鹊语, 不知青鸟全相误。 心若垂杨千万缕, 水阔花飞,梦断巫山路。 开眼新愁无问处, 珠帘锦帐相思否?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冯延巳(903年-960年),字正中,又作正仲,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著名词人、大臣。他的生平事迹如下: 1. 早期经历:冯延巳出身于官宦世家,他的祖父冯良建曾担任唐朝的工部尚书。冯延巳自幼聪颖过人,勤奋...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感叹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 内心的痛苦无法消散,看着春天离去。 只愿听到墙头的喜鹊鸣叫, 却不料青鸟全然误导。 心灵如柳絮般千丝万缕, 水面广阔,花瓣飘散,梦境难续。 睁开双眼,无处倾诉新愁, 珠帘华帐中,是否有人也与我一样满怀思念呢?
去完善
释义
韶光:指美好的春光或青春年华。 肠断魂消:形容极度悲伤和痛苦。 墙头灵鹊语:古代传说喜鹊常传递好事的信息,因此“墙头灵鹊语”象征好运将至。 青鸟: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鸟,可以传递消息,这里代指信使。 垂杨:柳树枝下垂,故称为垂杨。 巫山:借指爱情或男女欢会之处。 珠帘锦帐:华丽的装饰物,暗示着贵族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韶华易逝的感慨开篇,通过“墙头灵鹊语”与“青鸟全相误”之间的对比,反映出人生中的诸多无奈。下阕则将思绪延伸至远方,正如词中所写,心中的情感如同垂杨千丝万缕难以割舍。而最后一句“珠帘锦帐相思否?”更增添了几分浪漫与期盼。整首词构思精巧,意境优美,给人以无尽的遐想空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鹊踏枝·烦恼韶光能几许》是五代时期南唐词人冯延巳的一首名篇。这首词创作于公元943年至975年,这段时间正是南唐历史上的黄金时代,李昇在位期间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也空前发展,为词人们提供了丰饶的创作土壤。 在这段时间里,冯延巳因才学出众而深得李昇的器重,曾官至宰相。然而,他身处高位却仍心系百姓民生,在任职期间励精图治,关心国事,期待国家的长治久安。这一时期,冯延巳的作品多表现出人生的困惑和痛苦,对于生活中悲欢离合的感受尤为深刻。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社会环境相对安定,然而民众的生活压力依然巨大。统治者对人民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加之战争、贫穷等问题的困扰,使得人们在享受繁荣的同时,也对未来充满忧虑。在这样的背景下,冯延巳的词作往往透露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