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梅花飘落纷扬如雨,
依然情意绵绵,学习雪花随风起舞。
昨夜笙歌尽情欢舞,曲终人散易如反掌,
醉意初醒,忧愁却不断涌上心头。
登上高楼,春色犹在远方,
而鸿雁早已飞过,晚霞烟雾朦胧。
盼望你在栏杆旁出现,
却望穿秋水,唯有泪水沾满薄纱。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鹊踏枝:词牌名,原唐教坊曲。
2. 冯延巳:南唐词人。
3. 梅落繁枝千万片:描绘梅花凋落的景象。
4. 犹自:依然。
5. 多情:指梅花对春天仍有深情。
6. 学雪随风转:形容梅花如雪花般随风飘落。
7. 笙歌:音乐歌舞。
8. 容易散:指欢乐时光短暂。
9. 楼上春山:指高楼四面的山水景色。
10. 征鸿:迁徙的大雁,这里比喻时间的流逝。
11. 暮景烟深浅:傍晚的景色中烟雾浓淡不一。
12. 一晌:片刻。
13. 凭栏:靠在栏杆上。
14. 鲛绡:传说中海鲛人的丝织品,这里指手帕。
15. 掩泪:擦眼泪。
16. 思量遍:思考了很多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梅花飘落为主题,通过繁茂的树枝和飘落的梅花,描绘了一幅繁华落尽的景象。词人以细腻的情感体验,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此外,词中的“楼上春山寒四面”等句子,还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深思熟虑和人生的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词人冯延巳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创作于公元940年左右,正值南唐建国初期,社会相对安定。
在这段时间里,冯延巳因才华横溢受到皇帝李昪的器重,历任秘书郎、翰林学士等要职。他的人生际遇可谓春风得意,这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在时代背景方面,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政权更迭频繁。然而,南唐相对较为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冯延巳身处这样一个时代,不仅感受到了战乱的痛苦,也见证了繁荣昌盛的景象。这些经历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广阔的社会视野。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