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立春舟行寄福州燕二司封
清溪潮上送行船,回望高城隔晓烟。
景色似看名画展,醉魂犹忆寿杯传。
春盘食菜思三九,人日书幡诵百千。
南国逢君唯道旧,后时何处笑今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清澈的溪水伴随着潮水送来远行的船只,回头望去,高耸的城市消失在清晨的烟雾中。
眼前的景色如同观赏一幅名画般令人陶醉,酒后的灵魂还沉浸在过去的欢乐时光里。
春天的盘中盛着新鲜的蔬菜,让人怀念起三九寒冬的岁月;在人日这天挂起写着祝福的幡,诵经的声音回荡在耳边。
在南国与君相遇,只能感叹岁月的流逝;未来的日子里,不知何时还能像今年这样相聚欢笑。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清溪:指作者家乡福建侯官的一条溪流。
2. 高城:此处指福州的城墙。
3. 寿杯:古代庆祝寿辰的一种酒杯。
4. 春盘:古代立春日有制作春盘的习俗,即取生菜、果品等置于盘中,祈求新年平安吉祥。
5. 三九:这里指冬至后的九天,也就是数九寒天的第三阶段,此时气候严寒。
6. 人日:农历正月初七,古人认为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7. 书幡:将经文或祝愿语写在布幡上,用以祈福祛邪。
8. 南国:泛指我国南方地区。
9. 道旧:叙旧、谈论过去的事情。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与友人离别之际的诗。诗人在立春时节,乘船离开家乡,与朋友告别。诗中的“清溪潮上送行船,回望高城隔晓烟”,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告别的情景,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景色似看名画展,醉魂犹忆寿杯传”,诗人通过比喻,表达了友情的深厚和对家乡的眷恋。这里,他将眼前的景色比作名画,体现出他对自然的热爱;而“醉魂犹忆寿杯传”则暗示了他们在离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春盘食菜思三九,人日书幡诵百千”,这两句诗描述了诗人在立春这天的一些风俗习惯,如吃春盘、挂幡等,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最后两句“南国逢君唯道旧,后时何处笑今年”,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许和感慨。他与友人告别,期待将来能在某个地方重逢,共同回忆这段美好的时光。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优美,给人以深刻的感染。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时期,时值景德年间(1004-1007年),蔡襄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人日立春舟行寄福州燕二司封》。
在这段时间里,蔡襄正在福州担任知府,他在公务之余游览福州的山水名胜,观察民间的风俗习惯。当时正值春节后的第一个节气“立春”,万物复苏,春意盎然。诗人站在船上,眼见湖面波光粼粼,耳听远处悠扬的钟声,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于是,他决定以诗寄托情感,抒发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景德年间,宋辽关系相对和平,北宋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和繁荣的时期。由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当时的文人墨客纷纷追求诗歌艺术的创新和发展。蔡襄作为宋代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词才华横溢,语言优美,受到世人的广泛赞誉。这首《人日立春舟行寄福州燕二司封》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