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外舅闻字即事韵
蘧瑗行年化,宣尼耳顺闻。
声名昭白日,富贵薄浮云。
天子方尝胆,中原未静氛。
加餐为时起,礼乐不徒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蘧瑗随年岁成长,孔子在耳顺之年开始闻名。
名声照耀如同太阳,荣华富贵犹如过眼烟云。
如今皇帝正励精图治,中原地区却仍有战乱。
努力加餐增肌以备时起用,研究礼乐并非空谈。
去完善
释义
1. 蘧瑗:即蘧伯玉,名瑗,春秋时期卫国人,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君子。
2. 宣尼:指孔子,字仲尼。
3. 耳顺:是孔子的60岁代称,意为到了这个年纪,听别人说的话能分辨真假善恶。
4. 白日:太阳,这里可以比喻朝廷的权威或皇帝。
5. 富贵薄浮云:意指富贵如同天上的浮云,转瞬即逝,不值一提。
6. 天子方尝胆:典出勾践灭吴的故事,这里是比喻国家处于困难时期。
7. 中原未静氛:意指中原地区局势不稳定,战乱频繁。
8. 加餐:增加饮食营养以增强体质。
9. 为时起:意指为国家振作起来,起兵抵抗。
10. 礼乐: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张通过礼来规范行为,通过音乐来陶冶情操。
去完善
赏析
首联以蘧瑗、宣尼两位古人自比,寓意年岁已高,智慧和思想境界也有了一定的提升。从“行年化”和“耳顺闻”可以看出作者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领悟。
颔联通过“声名昭白日,富贵薄浮云”表达作者淡薄名利、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暗示人世间的功名富贵如同过眼云烟,唯有德行与才能才是真正的财富。
颈联转而关注社会现实,“天子方尝胆,中原未静氛”描绘出国家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体现出作者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尾联“加餐为时起,礼乐不徒云”则体现了诗人乐观的人生态度:在困境中保持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同时强调礼乐的重要性,表明作者对国家治理和人民生活充满关注和期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次外舅闻字即事韵》,是由南宋著名诗人许及之创作的。诗中的“外舅”指的是许及之的舅舅,他同时也是一位书法家。创作时间是南宋高宗时期,大约是公元1140年左右。
在这一年里,许及之正处于人生的高潮期,他被任命为朝议大夫,是朝廷的重要官员之一。然而,他也面临着许多挑战,例如如何平衡政治斗争、如何处理家庭关系等。这些压力使他在诗中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南宋正处于南北对峙的时期,北方的金国对南宋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尽管南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国防,但局势仍然紧张。这种时代背景使得诗人更加珍视家庭和亲情,也让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