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如祖大师 其三
建立元无尘已挥,两边终竟不曾为。
莫言无物为何事,到了无为尚未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建立元无":指本来无一物可以建立,即佛教所说的空,是禅宗的一个重要观念。
2. "尘已挥":意思是把世俗的烦恼全部抛开。
3. "两边终竟":指有和无这两个极端,最终都不是真实的存在。
4. "莫言无物为何事":不要认为没有东西就是什么事都没有。
5. "到了无为尚未知":即使达到了无为的境界,仍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自以为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黄裳写给如祖大师的第三首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佛学思想的理解和感悟。首句“建立元无尘已挥”,意为在本质上,万物都是虚幻不实的,如同尘土般微不足道。接下来两句“两边终竟不曾为,莫言无物为何事”,意思是说,在事物的一体两面之间,我们最终无法找到一个确定的实体,不要认为没有东西就什么事情都没有了。最后一句“到了无为尚未知”,意味着即使到了达到“无为”的境界,我们也仍然无法完全理解它的真谛。整首诗通过隐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禅宗佛教关于世界本质和无为之道的深刻领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贻如祖大师 其三》这首诗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黄裳所作。这首诗意境高远,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崇敬和对世间名利地位的超脱态度。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北宋时期,大约公元960-1127年之间。
在这个时期,黄裳曾任礼部尚书、参知政事等职,官至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位极人臣。然而,他在官场上的得意并没有让他忘记自己的初心。他深知世事无常,名利浮华皆为过眼烟云,因此,他崇尚佛家的清静无为,超脱尘世纷扰。
在北宋时期,佛教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许多文人雅士都受到了佛教的影响,他们将佛法融入了自己的文学创作中,以此表达自己对人生哲学的深刻理解。黄裳作为这一时期的著名文人,自然也不例外。他在这首诗中,以佛家的智慧和哲理,抒发了自己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清净修行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