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历代传授歌

标题包含
历代传授歌
伏羲神农黄帝氏,名曰三皇居上世。 少昊专顼及高辛,唐虞尧舜为五帝。 夏商周兮曰三代,三王禹汤文武是。 尧舜传官禹传家,天与人与非私畀。 夏禹一传启以贤,少康兴夏灭猿豷。 十有七世于桀王,万汤放桀夏绪坠。 殷汤应天而顺人,兴王地方七十里。 太甲太戊及武丁,三宗有商为专美。 祖乙盘庚亦贤君,三十传纣覆商祀。 周兴积累由后稷,公刘太王及王季。 文王大勋武王集,伐纣牧野作牧誓。 成王嗣位在幼冲,周公辅政天下治。 成康措刑四十年,几移周鼎幽与厉。 夷王下堂王室卑,平王东迁春秋始。 至于威烈春秋终,二百四十二年尔。 鲁卫晋郑蔡燕曹,姬氏同姓皆兄弟。 异姓齐楚秦宋陈,春秋列国侯十二。 其间五霸相继兴,齐桓小白晋重耳。 宋襄秦穆及楚庄,名曰尊王假仁义。 战国七雄莫如秦,韩赵魏燕齐楚起。 秦灭六国吞二周,周祚至於赧王止。 天王三十有七传,八百余年属周纪。 秦帝始皇太暴虐,位传二世而已矣。 汉室龙兴灭秦项,高祖刘邦赤帝子。 末年国本几动摇,四皓一出回孝惠。 吕后临朝诸吕反,赖有平勃植赤帜。 文景之世比成康,武帝好大功伐喜。 霍光拥昭而立宣,江充诬谮太子戾。 厥后外戚多擅权,平帝新室莽篡位。 光武诛莽复中兴,汉为东汉炎运炽。 明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普(1247年-1315年),字敬之,号石堂,浙江台州人。他是南宋末年至元朝初年的著名学者、教育家、诗人。 陈普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精于《周易》。他曾在太学学习,后回乡教书,培养了...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伏羲神农黄帝,居上世号三皇。 少昊颛顼高辛,唐虞尧舜为五帝。 夏商周曰三代,禹汤文武为三王。 尧舜公天下,天授非私有。 夏启继家业,少康中兴,夏后桀亡。 殷商得天下,地广七十里。 商有三宗美,太甲太戊武丁。 祖乙盘庚亦贤君,三十祀商纣失道。 周起于后稷,历公刘太王王季。 文王有大勋,武王伐纣定江山。 成王年幼,周公辅佐定天下。 成康之时,刑罚改革,江山稳固。 周室东迁,春秋时代开启。 战国时期,秦灭六国,统一天下。 汉朝崛起,灭秦项,汉室传承。 新朝王莽篡位,光武中兴,东汉继之。 两汉共历24帝,曹操曹丕篡魏。 三国鼎立,魏蜀吴对峙。 魏晋相承,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篡位。 西晋灭亡,东晋偏安江南。 南北朝时期,南北政权对峙。 隋朝一统,隋炀帝昏庸无道,唐朝继承。 唐朝盛世,历经高祖太宗宪宗三宗。 五代十国时期,政局混乱。 宋朝统一,南宋偏安东南。 元朝蒙古铁骑统一中原。
去完善
释义
伏羲: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创世神,被尊为“人文初祖”。 神农:又称炎帝,中华始祖之一,是农业的发明者。 黄帝:又称为轩辕黄帝,是中国远古时期的一位伟大的领导者。 少昊:中国远古部落联盟的首领,也是华夏族的祖先之一。 颛顼:古帝名,号为高阳氏,系黄帝之孙。 尧舜:分别为帝尧和帝舜,中国的上古时期的两位著名的君主。 夏商周:分别是中国的第一个王朝夏朝,第二个王朝商朝,第三个王朝西周和东周。 禹汤文武:分别指的是夏朝的开国君主禹,商朝的开国君主汤,西周的创立者周文王和其子周武王。 唐虞尧舜:分别是尧舜禹三位上古圣王的统治时代,也指代他们三人。 三代:通常指夏商周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早期封建社会。 启:大禹的儿子,夏朝的第二位君王。 少康:夏朝的中兴之主。 尹喜:字文公,号文始先生、文始真人,人称关尹,求道教派全真道的祖师。 五霸:指春秋时期的五位著名霸主,包括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七雄:战国时期的七个强国,包括齐、楚、燕、韩、赵、魏七国。 秦国:战国时期的一个强大的国家,后来统一六国,建立了秦朝。 西汉:秦朝灭亡后,刘邦建立的国家,历史上称为西汉或者前汉。 东汉: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历史上称为东汉或者后汉。 蜀汉:三国时期的一个政权,位于中国的西南部。 曹魏:三国时期的一个政权,位于中国的西北部。 东吴:三国时期的一个政权,位于中国的东南部。 西晋: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由司马懿的后代司马炎所建立。 南北朝:中国历史的一个分裂时期,包括南方的梁、陈等国家和北方的北魏、东魏、西魏等国家。 隋唐五代十国: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包括了唐朝、五代十国等时期。 宋辽金西夏: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包括了北宋、南宋、辽、金、西夏等政权。 蒙古:元朝的前身,是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建立的帝国。
去完善
赏析
《历代传授歌》这首诗主要描绘了从古代到宋朝的历史变迁和朝代更迭。诗人陈普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手法,将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巧妙地串联起来,形成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诗中首先回顾了远古的三皇五帝,接着叙述了夏、商、周的兴衰,以及唐宋五代的历史进程。诗人通过对这些历史时期的描述,展示了各个朝代的兴衰更替,以及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变化。 同时,诗人还通过对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的刻画,展现出了历史的曲折与复杂。例如,诗中对夏禹、少康、桀王、汤、文武、太甲、太戊、武丁、祖乙、盘庚、纣、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成王、康王、幽王、厉王、夷王、平王、威烈王、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等人物的描绘,以及对他们的事迹和影响的评价,都充分展示出历史的深度和广度。 此外,诗人还通过对比和比喻的手法,揭示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和道理。例如,诗中将夏商周称为“三代”,将尧舜禹称为“五帝”,将唐宋五代称为“战国七雄”,以及将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权更迭比喻为“蝉蜕”,都充分体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总之,《历代传授歌》这首诗歌以其丰富的历史内容和独特的艺术手法,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使我们对中国的历史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历代传授歌》是南宋时期著名学者陈普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90年至1244年之间,即南宋后期。在这段时间里,中国历史上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陈普是福建宁德人,他在青年时代曾赴临安(今杭州)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之后,他回到家乡,致力于学术研究,尤其是对历史、哲学和文学等领域有很深的造诣。陈普生活在南宋末年,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他曾目睹了金兵入侵江南的惨状,也对南宋政府的腐败和无能感到痛心疾首。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陈普创作了这首《历代传授歌》。诗中以儒家传统的“道统”观念为主线,追溯了从尧舜禹到孔孟以及唐宋诸贤的学术传承,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敬畏之心。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现实社会的关切和对未来国家的期望。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现实的反思,陈普呼吁人们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以实现国家和社会的繁荣富强。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