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忌日雪

标题包含
忌日雪
荼毒惟何甚,同时失所天。 哀伤逢此日,怀抱忆初年。 白雪明心素,青松黯墓埏。 不堪陈几席,罪罟欲谁冤。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薛季宣(1134年-1225年),字士龙,号知止堂主人,南宋文人。 他出生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一个书香世家,父亲薛徽言是著名学者,母亲是陆游的妹妹。薛季宣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博览群书,学识渊博。 ...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这段古文可以翻译成:“何其悲惨地受到伤害,我们失去了曾经的天堂。在这悲伤的日子里,我想起了最初的时光。心中的洁白如白雪,墓碑前的松树黯然失色。这个场合让人无法承受,谁知道罪责应该归咎于谁呢?”
去完善
释义
1. 荼毒:比喻灾难或痛苦。这里指令人悲痛的事情。 2. 失所天:失去所依赖的人。这里指失去亲人。 3. 哀伤:悲伤的心情。 4. 怀抱:心胸;胸怀。 5. 初年:刚成年的时候。这里指年轻的时候。 6. 白雪:比喻洁白纯净的事物。 7. 青松:松树的一种,常绿乔木。这里用来象征坚韧的品质。 8. 黯:暗淡无光。 9. 墓埏:坟墓的边缘。 10. 不堪:不能承受;不能接受。 11. 陈:摆放。 12. 几席:茶几和座位,这里指布置好的供祭祀的场所。 13. 罪罟:刑罚的工具。这里指惩罚的手段。 14. 欲谁冤:想向谁申冤。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忌日雪》,作者是南宋的薛季宣。诗中的"忌日"指的是诗人母亲的祭日,因此整首诗以怀念母亲为主题。首句“荼毒惟何甚”中的“荼毒”一词在古代汉语中指病痛,也可以理解为苦难和折磨,表达了诗人对母亲在艰苦生活中饱受痛苦的同情。接着,“同时失所天”表达了失去母亲的悲痛之情。接下来两句诗人表达了在祭日的悲伤时刻,回忆起了与母亲度过的美好时光。 中间两联描绘了雪景:“白雪明心素,青松黯墓埏。”白色雪花使人心生洁净之感,犹如母亲的美好品质;青松则在寒冬中郁郁葱葱,象征着诗人对母亲的悼念之情。这两句虽然看似简单,实际上传达了一种悲伤而宁静的心境。 最后一联“不堪陈几席,罪罟欲谁冤。”表达了诗人因丧失亲人而无法好好生活的心情。“罪罟”一词表示罪责,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自责和对命运不公的质问。 整首诗结构紧密,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已故母亲的深切怀念和无尽的哀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忌日雪》是南宋诗人薛季宣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这特殊的日子——忌日里,面对漫天飘雪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之情。 首先,从创作时间上来看,这首《忌日雪》应该作于南宋时期,具体年代无法确定。然而,这并不影响我们对诗的创作背景的理解。因为在这个时期,南宋正处于社会动荡、民族矛盾尖锐的时期,战乱频繁,民生疾苦。这些社会现象都对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关于诗人在这一时段的生活际遇,我们可以了解到薛季宣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青年时期曾游学四方,广交朋友,关心时事。然而,随着岁月的流转,他的亲人相继离世,这使得诗人深感人生无常,从而更加珍视与家人相处的时光。 最后,我们来看与作者相关的时代背景知识。这个时期的南宋,在历经多年的战乱之后,国家实力日益衰弱,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不断激化。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开始关注民间疾苦,以诗歌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许。薛季宣也不例外,他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百姓生活的同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