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孙氏封禅碑如囤俗呼囤碑

标题包含
孙氏封禅碑如囤俗呼囤碑
拆裂金刀地,三分得一分。 干戈未奠枕,封禅已刊文。 符瑞规前谬,勋劳诧后闻。 水中龙欲下,矫首蜀江濆。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居简(1164年-1246年),俗姓李,字敬叟,号东涧老人,又号东涧遗民。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和僧人,主要活动在浙江一带。 释居简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曾参加...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把黄金分割成三部分,得到了其中的一份。 战乱还没有停止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筹划举行封禅大典了。 天赐的祥瑞却被认为是有意安排的,人们的辛劳成果却被认为是无足轻重的。 想当年在蜀江上,刚要腾飞的蛟龙却因失去支持而难以继续。
去完善
释义
1. 拆裂金刀地:金刀指古时的土地分割工具,拆裂表示把土地划分开。这句话意思是将土地分成小块分给各人。 2. 三分得一分:指的是封建社会的诸侯割据局面,只有一部分领土掌握在自己手中。 3. 干戈未奠枕:形容国家仍处于战争状态,无法安定下来。干戈是古代战争的代名词。 4. 封禅已刊文:封禅是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时祭告天地的大型祭祀活动,刊文指记录刻写的内容。 5. 符瑞规前谬:符瑞指的是吉祥征兆,规前谬是对以往错误的规范和纠正。 6. 勋劳诧后闻:意思是功勋卓著的事迹会传颂后世。诧在此处有赞叹的意思。 7. 水中龙欲下:比喻潜在的势力将要崛起。 8. 矫首蜀江濆:矫首表示昂首挺胸,蜀江指四川境内的江河,濆是水流湍急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孙氏封禅碑”为题,探讨了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炫耀功业而进行的封禅活动。诗人通过对封禅碑的描绘,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荒诞与虚伪,以及民众在这种虚假繁荣下的无奈与挣扎。 首联“拆裂金刀地,三分得一分”,形象地描绘了封禅碑在风雨侵蚀下逐渐破碎的景象,暗示了封建统治者的短暂与脆弱。同时,“三分得一分”也隐含着对封建社会分封制度的批判,认为诸侯争霸导致了国家的分裂与民众的苦难。 颔联“干戈未奠枕,封禅已刊文”,表现了封建统治者在战乱尚未平息的情况下,就迫不及待地进行封禅活动的荒谬现象。这既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对权力地位的渴求,也揭示了他们在国家治理上的无能与轻浮。 颈联“符瑞规前谬,勋劳诧后闻”,进一步揭露了封建统治者通过伪造符瑞、夸大战功等手段来粉饰自己的卑劣行径。这种欺骗行为,使得民众对于历史的真相产生了质疑,加剧了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尾联“水中龙欲下,矫首蜀江濆”,通过描绘水中蛟龙蠢蠢欲动的景象,预示了封建社会的危机四伏,以及民众对于未来命运的忧虑与期待。这也表达了诗人对封建统治者荒淫无度的不满,以及对改革与社会进步的呼唤。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孙氏封禅碑”的描绘,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虚伪与腐败,以及对民众苦难的同情与关切。诗人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历史视角,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生动的封建社会画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孙氏封禅碑如囤俗呼囤碑》,作者是宋代诗人释居简。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085年前后,也就是北宋哲宗时期。 在这个时期,由于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王安石变法的影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文人墨客们开始更加关注现实生活,通过诗歌来表达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释居简作为一位有才华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哲理和独特的视角。 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孙氏封禅碑”这一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所处时代的反思和对历史的尊重。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儒家经典和传统文化的推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