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赠相士徐鬼眼

标题包含
赠相士徐鬼眼
挟术满天下,谁人解识真。 不因眼是鬼,那得口如神。 坚白三寸舌,雌黄一世人。 操修果无愧,方可问人伦。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掌握技艺广遍全国,谁能理解我内心真实。 若非有鬼才的眼睛,怎能如此灵巧传神。 言辞犀利如玉屑坚硬,妇人的口中之黄娓娓道来。 若有道德操守无所愧疚,才能与人相处。
去完善
释义
1. 挟术:指持有某种技能或学问。 2. 解识:理解、认识。 3. 真:指事物的真实情况或本质。 4. 因:因为。 5. 眼是鬼:比喻眼光锐利,善于识别事物。 6. 那得:怎能得到。 7. 坚白:此处指坚定的信念与清白的人品。 8. 雌黄:即黄粱梦,指不切实际的梦想或谎言。 9. 操修:指修养品德。 10. 人伦:指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和行为规范。
去完善
赏析
《赠相士徐鬼眼》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和辛辣的讽刺描绘了一个相士的形象。首先,作者提到相士徐鬼眼的相术闻名天下,但无人能识其真伪。接着,诗人通过比喻,讽刺了相士的虚夸言论,暗示其口才虽佳,却并无真才实学。然后,诗人进一步指出相士徐鬼眼的言论往往影响世人,但他本身并不具备良好的德行。最后,诗人告诫相士,只有真正修身养性,才能称得上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否则无资格论及他人品行。全诗语言犀利,形象鲜明,揭露了当时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相士徐鬼眼》这首诗出自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蔡元定之手。蔡元定(1135-1217)是南宋庆元府人,其学识渊博,精通天文地理、音韵训诂、书画金石等诸子百家之学。 据史书记载,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64年前后,正值南宋孝宗皇帝即位后,国家局势相对稳定,知识分子得以潜心研究学问的时期。这一时期,蔡元定积极参与政治活动,推行儒家的道德伦理思想,倡导务实和理性的学术研究。同时,他也在民间结交了许多有识之士,彼此交流学术见解。 在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下,蔡元定以“鬼眼”喻指相士徐先生的非凡洞察力,通过赞美徐先生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他对民间才俊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他对世事无常、人生百态的感慨。这种情感源于他在当时社会中的经历与体验,以及对于家国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