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四首 其四
冷香零乱点寒莎,眼底愁生万种多。
收拾余芳无处惜,只传佳句似阴何。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寒冷的气息飘散在零落的鲜花与寒冷的莎草上,眼中所见的景象引发了我无数的忧愁。残存的芬芳已经无处可寻,只有佳美的诗句像阴何那样流传后世。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冷香:指梅花的香气。
2. 零乱:形容花影稀疏飘散的样子。
3. 寒莎:寒冷的草丛。莎,草本植物。
4. 眼底:眼睛所能看到的范围。
5. 愁生:产生忧愁的情绪。
6. 万种多:形容很多的愁绪。
7. 收拾:整理收藏。
8. 余芳:残存的花香。
9. 无处惜:无法找到合适的地方收藏。
10. 只传:只能流传。
11. 佳句:优美的诗句。
12. 似阴何:比喻像阴何一样擅长写诗。阴何,阴铿和何逊的并称,均为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梅花四首 其四》中,诗人谢薖以寒冷的季节为背景,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和哀愁。首先,诗人通过“冷香零乱点寒莎”一句,形象地表现了梅花的香气在寒冷的空气中飘散的场景。同时,这句诗也暗示了梅花在严寒中的坚韧品质。接下来,诗人通过“眼底愁生万种多”表达了对梅花的怜惜之情。这句诗意味着诗人在看着梅花时,心中涌起了无数感慨和愁绪。
在“收拾余芳无处惜,只传佳句似阴何”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于梅花凋谢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这里的“收拾余芳无处惜”表达了诗人无法留住梅花的美丽和芬芳的遗憾。而“只传佳句似阴何”则意味着诗人希望通过诗句来传承梅花的美丽和哀愁,正如唐代诗人阴何那样,留下不朽的诗篇。
总的来说,这首《梅花四首 其四》展现了诗人谢薖对梅花的独特理解和感悟。他不仅赞美了梅花的美丽,还通过拟人化的手法,传达了梅花在寒冷环境中所表现出的坚韧品质和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优美的诗句,使人们更加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梅花四首 其四》这首诗是由南宋诗人谢薖所作,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165年前后。当时南宋政权已经建立了一段时间,但国家的形势仍然动荡不安,外有金兵入侵,内有各种社会矛盾。
在这段时间里,谢薖的人生经历了一系列的起伏。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员,但因不满官场腐败而辞官回乡。在家乡,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诗歌创作和人生哲理。然而,好景不长,他的家人和朋友相继离世,使他陷入了悲痛之中。
在这一时期,南宋诗坛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文人雅士们在国家动荡的背景下,纷纷投身于诗词创作,抒发忧国忧民之情;另一方面,许多诗人也在寻求个人情怀的表达,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展现自己的心境。谢薖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