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峭壁参差十二峰
峭壁参差十二峰,冷烟寒树重重。瑶姬宫殿是仙踪。金炉珠帐,香霭昼偏浓。
一自楚王惊梦断,人间无路相逢。至今云雨带愁容,月斜江上,征棹动晨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巍峨的山峰错落有致,形成了12座山峰,山间弥漫着寒冷的烟雾和繁茂的树木。在那些山峰之上,住着神仙瑶姬和她的宫殿。在宫殿里,金色的香炉和珠宝制成的帷帐散发出浓郁的白昼香气。
自从楚国国王被惊醒,与瑶姬的梦断绝后,人们再也没有办法遇到她。至今,她仍带着忧愁的面容,如云的云雾和绵绵细雨时刻伴随在她身边。当月亮倾斜时,江面上的船儿开始启航,清晨的钟声也随之响起。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临江仙:词牌名,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2. 牛希济:五代时期文学家,他的词风以清丽婉约著称。
3. 峭壁参差十二峰:形容山势险峻,此处可能是描绘巫山十二峰的景象。
4. 冷烟寒树:形容云雾笼罩下的树木,给人以寒冷的感觉。
5. 瑶姬宫殿:传说中瑶姬是天上的仙女,曾下凡来到巫山,与楚怀王相恋。这里指代瑶姬曾经居住过的宫殿。
6. 仙踪:指神仙的踪迹,这里特指瑶姬的行踪。
7. 金炉珠帐:形容华丽精美的摆设,表示瑶姬宫殿的富丽堂皇。
8. 香霭:烟气弥漫的样子,这里指香气浓郁的环境。
9. 一自:自从。
10. 楚王惊梦断:指楚怀王梦见瑶姬,醒来后发现是一场梦,之后无法再与瑶姬相见。
11. 云雨带愁容:形容云雾弥漫的景象,给人一种忧愁的感觉。
12. 月斜江上:月光斜照在江面上,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13. 征棹:行船。
14. 晨钟:早晨的钟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十二峰的壮丽景色,以及神话传说中美人的悲情故事。首句“峭壁参差十二峰”写出了山峰的险峻和错落有致。接下来的“冷烟寒树重重”描述了山中烟雾弥漫、树木繁茂的景象,使得整座山更显神秘莫测。而“瑶姬宫殿是仙踪”则点出了山中的瑶姬宫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神话世界。
接着,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瑶姬宫殿中的情景:“金炉珠帐,香霭昼偏浓。”华丽的宫殿,璀璨的珠宝,浓郁的香气,这些都是人们对神仙世界的想象,而牛希济在这里却表现得如身临其境。
下半阕则是通过瑶姬的故事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哀思。“一自楚王惊梦断,人间无路相逢。”相传瑶姬是天上的仙女,因为被楚王所梦见而降落凡尘,但她与楚王终究不能长相厮守,最后只能在梦境中相见。如今,瑶姬早已离去,留给世间的只有那抹淡淡的哀愁。而“至今云雨带愁容”一句,更是传达了这种思念之情。
结尾两句“月斜江上,征棹动晨钟。”诗人以月斜江上和征棹动晨钟的景色作结,既体现了时间的推移,也暗含着世事如梦的哲理思考。总的来说,这首词既有壮美的自然景色,又有悲情的人物故事,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词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牛希济的这首《临江仙·峭壁参差十二峰》是五代时期的著名词作。该词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936年至960年之间,即五代十国时期。这个时期是一个战乱频繁、政权更迭频繁的特殊时期,但在文学领域却成就斐然,尤其是词的创作方面,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词人,如牛希济、冯延巳等。
在这个时期,牛希济的生活和创作受到了当时社会动荡的影响。他曾在南唐任职,后因政坛风波而被贬谪。这一人生际遇使他对现实有了深刻的体会,也促使他在词作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此外,这个时期的社会背景也与牛希济的词创作密切相关。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地区战乱不断,各地割据势力争斗不休。然而,在这个动荡的时期,江南地区相对较为安定,经济和文化发展相对较好。因此,江南地区的词人在词作中往往表现出对繁华盛世的留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