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酒泉子

标题包含
酒泉子
枕转簟凉,清晓远钟残梦。月光斜,帘影动,旧炉香。 梦中说尽相思事,纤手匀双泪。去年书,今日意,断人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竹席显得有些凉。黎明时分,远处传来钟声,残梦已醒。月色暗淡,窗帘的影子轻轻摆动,仿佛还带着旧时的炉香。 在梦中尽情诉说了无尽的思念,双手抹去泪水。去年的书信,今天的情意,都叫人断肠。
去完善
释义
1. 酒泉子:词牌名。 2. 牛希济:五代时蜀国的著名词人,字公述。 3. 枕转簟凉:枕,枕头;簟,竹席;凉,凉爽。 4. 清晓远钟残梦:清晓,清晨;远钟,远方的钟声;残梦,未做完的梦。 5. 月光斜,帘影动,旧炉香:月光斜,月光倾斜;帘影动,窗帘的影子摇曳;旧炉香,旧时的炉香。 6. 梦中说尽相思事,纤手匀双泪:梦中把相思的事都说完;纤手,女子的柔嫩的手;匀双泪,抹去两行眼泪。 7. 去年书,今日意,断人肠:去年的书信,今天的思念之情,让人断肠。
去完善
赏析
《酒泉子》是唐代词人牛希济的一首描绘相思之情的佳作。在这首词中,作者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表达出对远方的思念之情。 首句“枕转簟凉”,以枕、簟的触感来描述清晨的微凉,暗示出时间的推移。接着的“清晓远钟残梦”则点明梦境与现实的切换,展现出主人公因思亲而难以入眠的情境。紧接着的三句——“月光斜,帘影动,旧炉香”——则以月光、帘影和炉香三个宁静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进一步强调出主人公的内心孤独。 接下来的两句“梦中说尽相思事,纤手匀双泪”,通过梦中倾诉和醒后拭泪的行为,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最后三句“去年书,今日意,断人肠”则是情感的高潮之后的沉静与反思,通过对比过去的书信和现在的思绪,揭示出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奈和对亲人的无尽思念。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其鲜明的形象、缠绵的意境和真挚的情感,深深地打动人心,展现了词人在感情上的敏锐洞察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酒泉子》是五代十国时期词人牛希济的一首传世之作。据考证,这首词创作于公元907年-960年之间,即五代十国的动荡时期。在这段时间里,中原地区战乱频繁,政权更迭不断,而西蜀地区相对较为安定,成为文人墨客的避世之所。 牛希济,字公渊,陇西人,自幼博学多才,尤其擅长诗词歌赋。他在五代十国时期曾担任过蜀汉政权的翰林学士、御史中丞等职,但因宦途波折,晚年隐居于梓州(今四川三台县)。这段人生际遇使得牛希济在创作《酒泉子》时,既有对家国山河的忧虑,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五代十国时期,社会矛盾激化,民生疾苦严重,但与此同时,词坛却出现了繁荣的景象。以牛希济为代表的西蜀词人群体,他们关注现实,关心民生,力求通过诗词作品反映社会的矛盾和问题。牛希济的《酒泉子》正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之一,词中通过对月夜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叹。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