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孤山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勇士专场立,危比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人们说这里是海门的关口,海洋的无边无际让人震撼不已。
天地间偶尔留下了这个天然屏障,江山因为有它阻挡了狂风巨浪。
坚固得如同勇敢的士兵独立守场,危险得像末世的孤臣艰难求生。
明天我还要登上顶峰达到极致,站在高处俯瞰宇宙让我心宽。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门,古地名,指江海交汇处;关,古代在交通要道设立的关卡。此处意指此处地势险要,是小孤山地区的海门关。
2. 海眼无涯骇众观:海眼,古人对海洋的称谓,此处意指广阔的海域;无涯,形容海域广阔无边;骇,使……震惊。这句意思是,小孤山的地理位置令人惊叹于海洋的广大无边。
3. 天地偶然留砥柱:砥柱,小孤山古名,因为山势峭立,形似石柱,故称砥柱。这句是说,天地间偶然留下了这座山峰作为自然的奇观。
4. 江山有此障狂澜:这句意思是,小孤山屹立在江海边,像一道屏障阻挡住汹涌的波涛,保护了附近的土地和人民。
5. 坚如勇士专场立:专场立,成语,原意为勇士在战场上誓死不屈,此处意指小孤山的坚定屹立。
6. 危比孤臣末世难:孤臣,失宠或受冤的官员;末世,一个时代的末期。这句意思是,小孤山就像失宠的臣子,独自承受着风雨,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所处时代的不满和忧国忧民之情。
7. 明日登峰须造极:造极,达到最高点。这句意味着明天我要登上山顶,欣赏到最美的景色。
8. 渺观宇宙我心宽:渺观,遥远地观看;宇宙,这里代指世界。这句是诗人表达登上山顶后的心情,看到如此壮丽的世界,心中豁然开朗,感到无比畅快。
去完善
赏析
《小孤山》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同时也寓含了作者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及个人情操的坚守。诗中的“小孤山”是一个壮美的自然景观,作者以此作喻,表达了诗人坚忍不屈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同时,诗人以海眼的无涯和自己的危如孤臣来形容,表现出一种深深的忧患意识和身世之感。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意象,展现了一幅幅壮美的山河画卷,同时也传达出诗人高尚的人格风范和对国家民族的忧虑。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小孤山》是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谢枋得的一首咏史怀古诗。这首诗歌颂了小孤山地区抗金将领的英勇事迹,表达了诗人对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以及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该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45年,正值南宋时期,中原大地饱受战乱之苦。谢枋得作为南宋文人,面对国家的危亡,他深感责任重大。在这期间,他参与了许多政治活动,试图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挽救国家的命运。然而,由于当时南宋朝廷的腐朽和软弱,他的许多改革措施并未能得到有效的实施。
在谢枋得生活的时代,南宋王朝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北方的金国对南宋虎视眈眈,而南宋内部则因权臣当道、宦官弄权而陷入混乱。在这种背景下,谢枋得等一批有识之士纷纷投身于抗金事业,希望能为国家排忧解难。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宣传抗金思想,鼓舞士气,以期唤起民众的抗战热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