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标题包含
蒲葵也解归掌握,纨素未应捐箧中。 莫把暗尘涴明月,好驱大暑来清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蒲扇轻摇掌控间,丝质衣物尚存箱。 勿让灰暗玷污皓月,愿使炎热离去清凉风。
去完善
释义
蒲葵:指用蒲葵叶制成的扇子。 纨素:指用细绢制成的扇子。 暗尘:指尘土。 涴:弄脏。
去完善
赏析
《扇》一诗借物抒怀,以扇子为题,表达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探索与思考。开篇两句“蒲葵也解归掌握,纨素未应捐箧中”形象地描绘了扇子的功能和使用场景,同时也揭示了事物因时而变的道理。扇子在炎炎夏日为人们带来凉爽,但当天气转凉时则被收起。这里的“蒲葵”和“纨素”分别指扇子的两种材质,表达了作者对事物的洞察力和敏锐的观察力。 接下来的两句“莫把暗尘涴明月,好驱大暑来清风”则是进一步阐发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其中,“莫把暗尘涴明月”意味着要珍惜眼前美好,不受世俗纷扰的影响;而“好驱大暑来清风”则表达了面对困境和挑战时,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黑暗终将过去,光明会降临。诗人通过对扇子的赞美和对夏日炎热天气的描写,传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充满了哲理意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扇》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谢枋得所作。该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46年-1225年左右,这一时期正是南宋的后期,社会动荡不安,外有金、元的入侵,内有朝政腐败、民生疾苦等问题。 在这个特殊时期,谢枋得的人生际遇也相当坎坷。他曾两次参加科举考试,均名列前茅,但都因政治原因而未能担任官职。后来,他投身抗金事业,成为著名的抗金将领。然而,南宋朝廷的腐朽使得抗金事业屡屡受挫,谢枋得也因此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在一次战役中,他被金兵俘虏,经历了长达十年的囚禁生活。在这期间,他以诗明志,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在谢枋得所处的时代背景下,南宋政权面临着严重的内外危机。一方面,北方的金国不断南侵,迫使南宋朝廷迁都临安(今杭州);另一方面,国内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加上朝政腐败,使得国家陷入严重的困境。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文人志士纷纷投身抗金事业,谢枋得就是其中之一。他的这首《扇》诗,以扇子为喻,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民众苦难的关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