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明妃引

标题包含
明妃引
汉宫有女颜如玉,浅画蛾眉远山绿。 披香殿里夜吹笙,未央宫中朝理曲。 绛纱蒙笼双蜡烛,箫鼓声传春漏促。 玉辇三更别院归,夜深月照黄金屋。 莓苔满院无行迹,总为君王未相识。 上天仙人骨法别,人间画工画不得。 嫣然一笑金舆侧,玉貌三千敛颜色。 罗帏绣户掩风香,一朝远嫁单于国。 金凤罗衣为谁缕,长袖弓弯不堪舞。 一别昭阳旧院花,泪洒臙脂作红雨。 回头不见云间阙,黄河半渡新冰滑。 马蹄已踏辽碣尘,天边尚挂长门月。 黄沙不似长安道,薄暮微云映衰草。 羌人马上鸣胡笳,绿发朱颜为君老。 西风萧萧郅水寒,啼痕不断几阑干。 年年看尽南飞雁,一去天涯竟不还。 少年将军健如虎,日夕撞钟搥大鼓。 宝刀生涩旌旗卷,汉宫嫁尽婵娟女。 寂寞边城日将暮,三尺角弓调白羽。 安得猛士霍嫖姚,缚取呼韩作编户。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汉家宫女如花美,淡描眉毛如远山。 披香殿内夜晚吹笙乐,未央宫中清晨练琴音。 红纱笼罩双烛光,箫鼓之声春日漏。 玉辇深夜离开别院,月光照耀金色屋。 满院青苔无足迹,只因君王未曾识。 天上仙人的骨骼相貌皆非凡,人间的画家难以描绘。 嫣然一笑金车旁,玉容三千为之失色。 罗帐绣户遮不住风香,一朝远嫁到单于国。 金凤凰衣是为谁做?长袖善舞却难支。 离别昭阳旧院的花儿,泪如胭脂落如雨。 回头看不到天上的宫殿,黄河新冰滑不可渡。 马蹄已踏上辽碣尘土,天边还挂着长门月亮。 黄沙不再像长安路,黄昏时微风拂过衰草。 羌人在马背上吹奏胡笳,绿发红颜只为君老。 西风吹过郅水格外冷,眼泪满面多少次倚栏。 年年看尽南飞的大雁,一去天涯再也不归来。 年轻将军矫健如虎,日夜钟声鼓点不断。 宝刀生锈战旗翻卷,汉家宫女都已出嫁。 边城的寂寞日色将晚,三尺弓箭瞄准白色羽毛。 如何才能找到勇猛的霍嫖姚,捉拿呼韩做百姓。
去完善
释义
1. 汉宫:指西汉皇宫。 2. 浅画蛾眉:古代女子的一种化妆方式。 3. 远山绿:远山眉,古代女子的一种眉毛画法。 4. 披香殿:汉代宫殿名,这里代指汉宫。 5. 未央宫:汉代宫殿名,这里代指汉宫。 6. 绛纱:红色的纱幔。 7. 蒙笼:覆盖。 8. 箫鼓:乐器名。 9. 春漏促:春天的更漏声。 10. 玉辇:帝王的坐车。 11. 别院:皇帝临幸的宫殿。 12. 莓苔:青苔。 13. 骨法:指人的长相、气质等。 14. 金舆:皇帝的御车。 15. 三千:形容美女众多。 16. 敛颜色:收敛起脸上的表情。 17. 罗帏:丝质的帷幕。 18. 绣户:装饰华丽的房门。 19. 昭阳旧院花:指昭阳宫中的妃子。 20. 臙脂:一种红色颜料,这里用来形容女子的妆容。 21. 云间阙:天上的宫阙。 22. 辽碣:古时候指北方边疆。 23. 马蹄:马匹的蹄声。 24. 黄沙:沙漠。 25. 长安道:通往长安的道路。 26. 微云:淡淡的云彩。 27. 衰草:枯黄的草。 28. 羌人:古代西北地区的民族。 29. 胡笳:古代西北少数民族的一种乐器。 30. 绿发:年轻人的头发。 31. 朱颜:红润的脸色。 32. 西风:秋风。 33. 郅水:古代水名。 34. 蹄痕:马的蹄印。 35. 南飞雁:向南飞翔的大雁。 36. 日夕:傍晚。 37. 撞钟搥大鼓:击打钟鼓。 38. 生涩:不熟练。 39. 旌旗卷:旗帜翻卷。 40. 婵娟女:美貌的女子。 41. 角弓:古代的弓。 42. 白羽:白色的箭。 43. 安得:怎么才能得到。 44. 猛士:勇士。 45. 霍嫖姚:西汉名将霍去病。 46. 缚取:捉拿。 47. 呼韩:匈奴的单于。 48. 编户:编入户籍的百姓。
去完善
赏析
《明妃引》是宋代诗人邢居实的一首描绘王昭君出塞和亲的诗歌。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细节展现了昭君从宫廷生活到塞外和亲的人生经历,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昭君命运的同情和对国家和平的期许。 诗的开篇以华丽的笔触描绘了昭君在汉宫的生活场景:“汉宫有女颜如玉,浅画蛾眉远山绿。”她的美貌如玉石般晶莹剔透,峨眉如远山般翠绿的线条。接着,描述了她在披香殿吹笙、未央宫奏乐的情景,展现出昭君作为宫廷女子的才艺。 随着情节的推进,昭君被选中和亲匈奴,离开了汉宫。诗人在此抒发了昭君离别的哀伤之情:“嫣然一笑金舆侧,玉貌三千敛颜色。罗帏绣户掩风香,一朝远嫁单于国。”她转身离开时的笑容令人黯然神伤,那三千玉貌的女子失去了往日的神采。然而,昭君依然坚定地走上了和亲的道路。 进入匈奴地区后,昭君面临着语言、文化、习俗等多方面的挑战。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昭君的心理变化:“金凤罗衣为谁缕,长袖弓弯不堪舞。一别昭阳旧院花,泪洒臙脂作红雨。”她身着凤冠霞帔,却无法在此舞动长袖。回首遥望故国,泪水化作胭脂泪。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拓展了昭君和亲的故事。面对匈奴的挑衅,昭君始终坚守信念,以柔弱的身躯维护着国家的和平。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英勇将领和国家强盛的期待:“安得猛士霍嫖姚,缚取呼韩作编户。”希望有像霍去病那样的猛将镇守边疆,确保国家安宁。 整首诗结构紧凑,情感丰富,通过描绘昭君的传奇故事,传达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明妃引》是宋代诗人邢居实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公元960年至1127年间的北宋时期。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繁荣,诗歌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邢居实生活在这一时期的汴京(今河南开封),他是一位富有才情的学者,年轻时便以诗名闻遐迩。然而,他的仕途并不顺畅,曾数次应试不第,这使他感到怀才不遇的愤懑。这种情感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有所体现,《明妃引》便是其中之一。 在这个时期,北宋朝廷对外实行防御政策,对内加强中央集权。同时,科举制度的推行使得士人阶层崛起,文人士大夫们纷纷以诗词歌赋来表达他们对现实的关注和对理想的追求。在这种背景下,邢居实的《明妃引》应运而生,表达了他对王昭君命运的同情和对女性地位的思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