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陈履常

标题包含
寄陈履常
十年客京洛,衣袂多黄尘。 所交尽才彦,唯子情相亲。 会合能几日,欢乐何遽央。 春风东北来,飘我西南翔。 骊驹已在门,白日行且晚。 停觞不能饮,将去更复返。 把腕捋髭须,悲啼类儿女。 人生非鹿豕,安得常群聚。 朝别河上梁,暮涉关山道。 匹马逐飞蓬,离恨如春草。 去去日已远,行行泪横脸。 昨日同袍友,今朝异乡客。 来时城南陌,始见梅花白。 回首汉江头,黄梅已堪摘。 杖策登高城,极目迥千里。 落日下青山,但见白云起。 远望岂当归,长歌涕如雨。 归心如明月,幽梦过颍汝。 抱膝长相思,故人安可见。 忽枉数行书,仿佛如对面。 纷纭辇毂下,冠盖争驰逐。 吹嘘多贤豪,肯复念幽独。 空斋听夜雨,深竹闻子规。 此情不可道,此心君讵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十载奔波在京师,衣襟上都沾染了尘土。 我结交了许多有才学的朋友,只有你的感情与我最为亲近。 相聚的时光总是短暂,欢乐的时光总是转瞬即逝。 春风从东北吹来,我即将飘向西南方向。 送行的马匹已经等在门外,太阳即将落山。 放下酒杯却无法痛饮,因为离别在即心中难舍。 握住手腕抚摸着胡须,悲伤的哭泣如同儿女一般。 人生并非像猪鹿一样无知的动物,怎么能常常聚在一起。 早上告别了河边的桥梁,傍晚就行走在关山的道路上了。 一匹快马追逐着飞扬的尘土,离别的哀愁如同春天的草地般滋生。 渐行渐远的日子已经过去,留下的只是满面泪水。 昨天的战友如今成了异乡的过客。 来到这里的时候,城南的小路刚刚见到梅花开放。 回望汉水的源头,黄梅已经可以采摘了。 拄着拐杖登上高城,放眼望去辽阔无际。 夕阳下的青山,只见白云在升起。 远望故乡无法归来,只能高歌痛哭。 思乡之心如同明亮的月光,在这幽静的夜晚梦中穿越颍水汝州。 抱着膝盖长叹思念之情,不知故人何时才能相见。 忽然收到了你的几封来信,仿佛就像面对面的交谈。 在这纷扰的车马人群之中,达官贵人竞相追逐名利。 吹嘘的人中有很多都是贤人豪杰,但他们哪会关心我这幽独之人。 独自听著窗外的夜雨,竹林深处传来子规的啼鸣。 这种情感无法用言语表达,你又怎能理解我的心情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邢居实:北宋文学家,曾任国子直讲。 2. 京洛:指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 3. 才彦:有才学的人。 4. 亲:亲密。 5. 何遽:为什么如此快地。 6. 飘:飘泊。 7. 西南翔:向西南飞翔。 8. 骊驹:代指离别。 9. 行且晚:将要天黑了。 10. 停觞:放下酒杯。 11. 把腕:握住手腕。 12. 类儿女:像小孩子一样。 13. 非鹿豕:不是鹿和猪。 14. 安得:怎能。 15. 朝别:早上分别。 16. 关山道:关口和山间的道路。 17. 飞蓬:随风飘散的蓬草。 18. 离恨:离别的愁绪。 19. 昨日同袍友:昨天还是同窗好友。 20. 来日异乡客:今天已经是异乡之客。 21. 城南陌:城南的小路。 22. 始见:刚开始看到。 23. 回首:回头看。 24. 过颍汝:经过颍水、汝水一带。 25. 抱膝:抱着膝盖。 26. 故人:老朋友。 27. 忽枉:忽然收到。 28. 数行书:几封信。 29. 辇毂下:皇帝的车辇之下,指京城。 30. 冠盖:官员的帽子和车盖,代指官员。 31. 吹嘘:赞扬。 32. 肯复:难道还会。 33. 幽独:孤独之人。 34. 深竹:茂密的竹林。 35. 子规:杜鹃鸟。
去完善
赏析
《寄陈履常》是宋代诗人邢居实写给朋友陈履常的一首抒情诗。诗歌通过对朋友离别、思念以及再次通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友情深深的珍视和感慨。 诗歌首联点出作者在京城已经游历了十年之久,“衣袂多黄尘”表明岁月流逝,友情的珍贵,也为接下来的描述铺垫了基调。颔联写自己所交的朋友都是才子俊彦,而唯有陈履常与自己感情最为亲密。这里强调了与陈履相对话的可贵,奠定了整首诗的感情基础。颈联和尾联则开始描述分别时的场景和对未来的担忧。作者以天气和时光的变化暗示着即将到来的别离,又通过“停觞不能饮,将去更复返”的行为描绘了告别时刻的复杂情绪。接着在随后的四句中,作者进一步揭示了这次别离的沉重心情,以及对自己将来命运的忧虑。 接下来的几联诗中,作者通过描绘沿途的风景变化和所处的环境,从时空转换的角度深化了离别主题,并表达了别离后的思念之情。同时,作者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和当下的观察,形象地传达了时间和空间的巨大差距,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待。最后两联则以抒发内心的深情作结,表现出作者深沉的情感表达。 总的来说,《寄陈履常》是一首充满真挚情感的诗歌,其中既有对过去岁月的怀恋,又有对当前分离的哀伤,也有对未来再会的期盼。同时,全诗情感丰富、结构严密、用语优美,展现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陈履常》这首诗是北宋时期邢居实所作,具体时间难以确定,但从诗人创作的年代来看,大致可以推测为北宋中期(960-1127年)。在这段时间里,社会相对安定,文化艺术繁荣发展,尤其是科举制度逐渐完善,文人墨客层出不穷。 邢居实在这首诗歌中的情感深挚而真挚,表达了与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邢居实身处在这个时代,虽担任了官职,但他并未沉溺于荣华富贵之中,而是保持了一颗清高孤洁的心,时刻关注民生疾苦。这使得他在作品中对故乡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表现得淋漓尽致。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