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张仲实游姑苏

标题包含
送张仲实游姑苏
君本吴下居,复作吴下游。 爱此山水佳,役役不得休。 卓哉太史公,涉猎纵冥搜。 往躅谁能追,而有苏子由。 寥寥百载后,渺渺皆予愁。 江南地益卑,士习日益媮。 此行数百里,不过三两州。 欧韩不复作,去去将奚求。 倘君有所得,归以发我幽。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连文凤"的具体信息。这可能是因为这个名字在公开资料中的记录较少,或者您提供的信息有误。如果您能提供更多详细信息,我会尽力帮助您查找相关信息。
去完善

译文
原文: 君本吴下居,复作吴下游。 爱此山水佳,役役不得休。 卓哉太史公,涉猎纵冥搜。 往躅谁能追,而有苏子由。 寥寥百载后,渺渺皆予愁。 江南地益卑,士习日益媮。 此行数百里,不过三两州。 欧韩不复作,去去将奚求。 倘君有所得,归以发我幽。 译文: 你原本居住在吴下地区,后来又游历了吴地的其他地方。 你喜欢这里的山水美景,却无法停下脚步稍作休息。 太史公的风采卓越,他在广泛的阅读中寻找灵感。 谁能追寻前人的足迹呢?只有苏子由能做到。 百年之后,留下的只有我的忧愁。 江南的土地越来越低,士人的习惯也越来越懈怠。 这次行程几百里,却只经过了三两个州。 欧阳修和韩愈不再写作,我们又该追求什么呢? 如果你有什么收获,回来时告诉我。
去完善
释义
《送张仲实游姑苏》注释: 1. 吴下:指江苏地区,包括苏州等地。 2. 役役:形容劳碌不息的样子。 3. 卓哉:赞美的词语,表示极其出色。 4. 太史公: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曾任太史令。 5. 涉猎:广泛阅读。 6. 纵冥搜:尽情深入探讨。 7. 往躅:过去的足迹。 8. 苏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9. 百载:百年,指时间长久。 10. 渺渺:遥远的样子。 11. 江南:长江以南的地区。 12. 地益卑:地势逐渐低下的地方。 13. 士习:读书人的习惯。 14. 媮:同“偷”,指怠惰。 15. 三两州:泛指少数几个地方。 16. 欧韩:欧阳修和韩愈,都是宋代著名的文人。 17. 去去:离别的意思。 18. 奚求:追求什么。 19. 倘君有所得:如果你得到了什么。 20. 发我幽:启发我的隐情。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送友人张仲实游览姑苏的情景,表达了对美好山水景色的喜爱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诗人首先提到张仲实原本居住在吴下,现在又要游历姑苏,表现出他对山水美景的热爱和探索之心。接着,诗人赞美了司马迁的博学多才,以及苏轼的卓越才情,表达了他们对历史的缅怀和对先贤的崇敬。在诗的下半部分,诗人感叹江南地区的地位逐渐下降,士人的品行也越来越差。同时,诗人指出此次旅行虽然路程不长,但所经之地却颇有意义。最后,诗人期望张仲实在这次旅行中有所收获,归来后可以与自己分享见闻和感悟。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山川风光的独到见解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张仲实游姑苏》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连文凤所作,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267年至1279年之间。这是南宋末年的一个时期,当时的南宋朝廷已经处于金国和蒙古的夹击之下,局势十分紧张。 在这个时期,连文凤的人生际遇也颇有些波折。他曾经担任过地方官职,但因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朝廷的不满,选择辞官回乡,过上了隐居的生活。在这段时间里,他结识了张仲实这位朋友,两人志趣相投,常有诗酒之会。然而,好景不长,随着蒙古大军南侵,战火蔓延至江南地区,连文凤和张仲实的生活也受到了很大影响。 此时,张仲实决定离开家乡,前往苏州一带避乱。临别之际,连文凤写下了这首《送张仲实游姑苏》,以表达对朋友的关怀和不舍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