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旅怀

标题包含
旅怀
江湖为客久,归计与谁论。春色草无路,雨声人闭门。薄衣知酒煖,病眼觉灯昏。蜀水家边景,连宵役梦魂。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久在江湖飘荡,如今谁能与我一同谈论回家的计划。春光明媚却无路寻芳,雨滴声中我们紧闭门户。单薄的衣物让人感知酒的温暖,生病的眼睛觉得灯光昏暗。家边的蜀水景色,连天连夜唤起我的梦魂。
去完善
释义
1. 江湖:这里指全国各地,因为古人常以江湖比喻社会。 2. 为客:在外面做客或过流浪生活。 3. 归计:回家的打算或计划。 4. 与谁论:与谁商量。 5. 无路:这里指没有生长的机会或环境。 6. 薄衣:单薄的衣物,形容衣服穿得少。 7. 煖:同“暖”,感到温暖。 8. 病眼:因疾病引起的视力模糊。 9. 灯昏:灯火昏暗。 10. 蜀水:古代四川的江河,这里可能指嘉陵江或长江上游。 11. 家边景:家乡附近的风景。 12. 役梦魂:使梦境忙碌。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江湖为客久,归计与谁论”开篇,表达了自己漂泊江湖、远离家乡的孤独之感。接下来的“春色草无路,雨声人闭门”,描绘了在春雨连绵的季节里,作者无法欣赏到春色的遗憾,同时暗示出诗人内心的愁绪和沉重的心情。 紧接着的“薄衣知酒煖,病眼觉灯昏”,则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在这种困境中的无奈和自我慰藉。虽然穿着单薄的衣物,但他只能借酒取暖;虽然眼睛生病,却只能在昏暗的灯光下勉强看清事物。这种情境使读者能深刻体会到诗人的困苦。 最后两句“蜀水家边景,连宵役梦魂”,写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尽管现实境况令人惆怅,但诗人始终魂牵梦萦着远方的家园。这两句以自然景物为背景,强调了乡愁的主题,使得诗篇整体情感更加饱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旅怀》是南宋诗人金涓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宋孝宗时期(公元1163年-1189年)。这一时期,金国对南宋的侵略加剧,社会动荡不安。作为南宋诗人,金涓在作品中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金涓生活在南宋时期,当时南宋政权偏安江南,而北方领土则被金国侵占。在这种背景下,金涓一方面要面对战乱带来的流离失所和家园破碎的现实,另一方面又要承受国家民族尊严受损的痛苦。这种双重压力使他在作品中流露出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 此外,金涓在创作《旅怀》时,正值南宋朝廷对金政策的变化。起初,南宋采取妥协求和的策略,但不久后发现金国的侵略野心无法通过退让来满足。因此,南宋开始加强国防建设,试图收复失地。然而,这个过程充满艰辛,金涓在作品中表达了对南宋朝廷是否能成功收复失地的担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