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陈先生华山高卧图
落叶开花秋复春,睡中荣悴岂关身。
那知五起鸡三唱,亦有寒窗不寐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秋天落叶花开又春天来到,
在睡眠中经历了繁荣和枯萎,
谁会在乎这一切与我自己有什么关系呢?
谁又能知道有人为了生活五更鸡鸣三更入睡,
在这寒冷的夜晚里还在努力奋斗着的人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华山:位于陕西省华阴市,为中国五岳之一,有“天下第一险峰”之称。
2. 高卧:安闲地躺着,表示闲居。这里指陈先生的隐居生活。
3. 落叶开花:指秋天的落叶和春天的花朵,代表季节更替。
4. 睡中荣悴:睡觉中的荣耀与憔悴,这里比喻人生的起伏。
5. 五起鸡三唱:古代称天亮时叫醒人的鸡叫为“五更”或“五起”;“三唱”即第三次鸣叫。这句话意思是天已经亮了很久。
6. 寒窗:寒冷的窗户,形容清苦的生活环境。
7. 不寐人:无法入睡的人,这里指那些勤奋努力的人。
去完善
赏析
《题陈先生华山高卧图》以一幅描绘“高卧”的山水画为主题,诗人以诗人的眼光去品味、感悟这幅画所表达的意义。从题目可以看出,作者并不满足于仅仅描述画作的外观,而是深入到画面背后,探寻更高层次的精神内涵。
首联“落叶开花秋复春,睡中荣悴岂关身。”描述了画中华山四季更迭的景象。秋天黄叶满地,春天鲜花盛开,荣华和枯萎交替轮回,这是自然界的常态。而画面的主人公陈先生的姿态,则是安然地处于这种变化之中,仿佛在告诉世人:人世间的荣辱盛衰对他来说不过过眼烟云,他对这一切都有着超然的态度。
颔联“那知五起鸡三唱,亦有寒窗不寐人。”则将视角从画面转向现实世界。尽管陈先生处在悠闲的高卧状态,但他并未忘记关心世间的其他人。他了解人间疾苦,知道有些人为了追求梦想,勤奋不懈,与睡眠抗争。这让读者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更加全面的陈先生形象,使得他的“高卧”不再是消极避世的代名词,反而传达出更深沉的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题陈先生华山高卧图》,是由南宋诗人谢薖所创作。这首诗歌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79年,正值南宋孝宗淳熙年间。
在那个时期,国家动荡不安,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而谢薖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他的一生都在寻求国家的安宁与统一。他曾参加过科举考试,但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实现政治抱负。后来他投身文学创作,希望通过诗歌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
在诗中,谢薖通过描绘陈先生的形象,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朝廷的不满。他认为,在一个混乱的社会环境中,隐逸生活是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理想生活方式。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对统治者的批判。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