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四首 其二
清晓微开浅浅黄,萧疏无奈北风凉。
幽姿不许人窥见,故向寒林度暗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清晨时分,微微的黄色逐渐显现出来,稀疏的树木在这寒冷的北风吹拂下显得有些无奈。它们不愿意让人看见自己的美貌,于是选择在寒冷的树林中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梅花四首:即四首描写梅花的诗。
2. 谢薖:北宋诗人,字幼槃,一作幼盘,号竹友居士。与苏东坡有书信往来,著有《竹友集》等。
3. 微开:微微开放。
4. 浅浅黄:形容梅花的颜色,浅黄色。
5. 萧疏:指植物萧条稀疏。
6. 无奈:无法抵挡。
7. 北风凉:北方的寒冷风气。
8. 幽姿:深藏在幽静地方的姿态。
9. 不许人窥见:不允许别人看见。
10. 故向:故意向着。
11. 寒林:寒冷的树林。
12. 度暗香:传递幽香。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梅花的形象和气质。第一句“清晓微开浅浅黄”,以清晨时分淡淡开放的梅花形象开篇,“浅浅黄”凸显了梅花初放时的娇羞与柔美。接着第二句“萧疏无奈北风凉”中,诗人以北风象征严寒的冬天,但梅花并未因此被压垮,反而更显得坚韧而独立。
第三、四句“幽姿不许人窥见,故向寒林度暗香”,展现了梅花孤傲的品质。她亭亭玉立,独自盛开在寒冷的林间,不因无人欣赏而不开放,也不因环境艰苦而放弃自我。与此同时,“暗香”一词则体现了梅花淡淡的芬芳弥漫于寒冷的环境中,使得寒冬也带有一丝暖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梅花为主题,赞颂了她不畏严寒、独立自主的品质,以及其默默散发的香气温暖人心的一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梅花四首·其二》是南宋诗人谢薖所作的一首咏梅诗。这首诗作于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至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年)间。这段时间,正值南宋政局相对稳定,江南经济逐渐恢复的时期。
谢薖生于书香世家,其父谢枋得曾任翰林院编修,因直言敢谏而遭贬谪。在这种家庭背景下,谢薖自幼受儒家文化熏陶,立志报国。然而,由于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政治腐败,北伐事业屡遭挫折,谢薖的抱负难以施展。
在这首诗中,谢薖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他在逆境中坚守节操、自强不息的品质。同时,他也借梅花抒发了对故土的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通过对梅花的赞美,谢薖传达了作为一个文人志士应当具备的高尚品质和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