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喜雨

标题包含
喜雨
涉冬无一雨,玄冥阻骄阳。 上田尘沙飞,下田蒲稗荒。 锄犁不入土,龙具挂壁墙。 村居巷无井,抱瓮汲长江。 汲多恐流绝,无以饮牛羊。 昨宵天意动,浮云霾月光。 洒然润物功,洗苏及枯杨。 先帝剑弓冷,小臣涕泪滂。 属闻建中号,讴歌腾路傍。 雨从膏泽沛,风与和气翔。 山林独何幸,预喜沾稻粱。 尚能赋时雨,激烈歌阜康。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谢薖,字子发,号空同先生,南宋诗人。他的生平和事迹主要如下: 1. 早年经历:谢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其擅长诗词歌赋。 2. 科举及第:在南宋时...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寒冬没有下雨,阴寒阻挡了阳光。 田地上尘土飞扬,田地间蒲草稗子荒芜。 锄头和犁头没法耕地,农具挂在墙壁。 村庄里没有水井,需要抱着水瓮去长江边取水。 取水太多担心水源断流,没办法饮用和喂牛羊。 昨晚天气变动,浮云遮住了月光。 润泽万物的雨水洒落,唤醒了枯萎的杨柳。 先皇的剑弓失去温度,我等大臣泪如雨下。 听说有军师的名号,歌声响彻道路两旁。 春雨滋润大地,和风伴着吉祥之气飞翔。 山间的树林是何等的幸运,提前欢喜收获稻谷和高粱。 还能描绘出及时雨的情景,热烈歌唱国家安康。
去完善
释义
1. 涉:经历;度过 2. 冬:冬季 3. 无:没有 4. 一雨:指一次下雨 5. 玄冥:水神,这里代指雨天 6. 阻:阻挡,阻止 7. 骄阳:炎热的太阳 8. 上田:高处的田地 9. 尘沙飞:尘土飞扬,形容干旱严重的场景 10. 下田:低处的田地 11. 蒲稗:一种杂草 12. 荒:荒芜,缺乏管理 13. 锄犁:农具,用于耕种的工具 14. 不入土:不能正常使用 15. 龙具:古代的灌溉工具 16. 挂壁墙:放置在墙壁上,表示闲置不用 17. 村居巷:乡村的街道和小巷 18. 无井:没有水井 19. 抱瓮:抱着水瓮 20. 长江:江河,泛指大江大河 21. 汲:取水 22. 多:许多 23. 恐:恐怕 24. 流绝:水流断绝 25. 以:用来 26. 饮:喂,给……喝 27. 牛羊:牛和马,泛指家畜 28. 昨宵:昨天夜里 29. 天意动:天气变化 30. 浮云:飘动的云彩 31. 霾:遮盖,遮挡 32. 月光:月亮的光辉 33. 洒然:洒脱的样子 34. 润物功:滋润万物的效果 35. 洗苏:清洗苏醒 36. 及:达到 37. 枯杨:枯萎的杨树 38. 先帝:已经去世的皇帝,这里指宋朝以前的皇帝 39. 剑弓:宝剑和弓箭,这里指武器 40. 冷:冷却,失去作用 41. 小臣:职位较低的官员 42. 涕泪滂:泪流满面 43. 属闻:刚刚听说 44. 建中号:古代的一个年号 45. 讴歌:歌颂,赞美 46. 腾:传扬 47. 路傍:路边 48. 雨从膏泽沛:雨水滋润大地 49. 风与和气翔:和风轻拂,和气洋洋 50. 山林:山中的树林 51. 独何幸:为什么独自幸运 52. 预喜:提前高兴 53. 沾:沾湿 54. 稻粱:稻谷和高粱,泛指农作物 55. 尚能:还能 56. 赋时雨:创作描绘及时雨的诗歌 57. 激烈:热情奔放 58. 歌阜康:歌唱太平盛世
去完善
赏析
《喜雨》是南宋诗人谢薖创作的一首咏雨诗。诗歌描述了久旱逢甘霖的喜悦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宁、民生幸福的期许。全诗分为三部分:首联描述了冬旱情景;颔联和颈联描绘了农田受灾、百姓艰苦汲水的场景;尾联则描绘了雨后自然界的生机盎然和百姓的欢欣鼓舞。 诗歌首先描述了冬天的干旱情况,太阳炽热,土壤干燥,庄稼枯萎。诗人通过对比鲜明的画面,传达出冬旱的严重程度。接下来,诗人详细描绘了旱情给百姓带来的困苦生活:耕犁无法翻土,农具闲置,村民们只能跑到长江边,抱着大瓮取水,但水量有限,不足以供应牛、羊等牲畜的饮水。这样的描写,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了农民的生活困境。 在描写旱情的第二部分,诗人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天气现象赋予了人的情感和行动。他想象昨天的夜晚,天空中乌云翻滚,遮住了月亮的光芒,像是老天爷动了恻隐之心,降下了这场及时雨。雨水滋润万物,万物复苏,给人以希望。诗人用“洗苏及枯杨”来形容这场春雨的神奇功效,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春雨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诗歌的最后部分,诗人表达了对国家政治的关切。他听闻朝廷正在实行利民政策,人们在大路上欢呼歌唱。诗人希望这场雨水如天赐甘露,不仅滋养农作物,而且能促进国家的和谐与繁荣。结尾两句,诗人表示自己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抒发内心的喜悦之情,高歌国家的繁荣昌盛。整首诗以欣喜的心情收尾,表现出诗人关注民生,期盼国家繁荣的积极心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喜雨》是南宋诗人谢薖所作。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44年,正值南宋初期。在那个时代,由于战乱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业生产受到极大影响,民生疾苦严重。因此,雨水对于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这段时间里,谢薖正身处江西南部一带,他目睹了当地百姓在干旱天气中的艰苦生活。作为一名士人,他深感责任重大,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来传达出对百姓生活的关切之情。 这首诗描述了久旱之后终于迎来的一场及时雨,以及这场雨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其中,谢薖通过对雨水滋润万物、恢复生机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安定、人民幸福的期许。同时也反映了他在那个时期关注民生、关注自然的态度。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