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张司法题郑少尹庭下绯桃
梅飘柳坠半春中,庭下绯英细作丛。
刺眼定添新叶绿,伤心应似故园红。
玄都怨感成尘事,石髓追游满地风。
报答春光须作意,乱飘繁萼向晴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梅花和柳树在春天的中期飘落,庭院中的红色花朵组成了一簇簇的花丛。新长出的绿叶让人眼前一亮,而那些令人伤心的红色花朵就像故乡的红叶一样。玄都寺的怨言已经变成了往事,石髓的追寻也成为了记忆中的风景。为了报答春天的美好时光,我们需要用心去感受,让缤纷的花瓣飘向晴朗的天空。
去完善
释义
梅飘柳坠:描述春天的景象,梅花凋落,柳树发芽。
半春中:在春天的一半时期,即春季中期。
庭下绯英:指庭院里的红色桃花。
细作丛:表示桃花开得很茂盛,形成一片小树林。
刺眼定添新叶绿:形容桃花绿叶相映成趣,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伤心应似故园红: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看见绯红的桃花,想起了家乡的美丽景色。
玄都怨感成尘事:玄都是古代长安的一座道教庙宇,这里借指长安城;尘事指的是世俗琐事。这句意思是长安城中的世俗琐事让人生怨。
石髓追游满地风:石髓是古人认为可以使人长生不老的仙药;满地风形容风力较大。这句表示人们为追求长生不老而四处寻找仙药。
报答春光须作意:为了感谢春天的美好,我们需要用心去欣赏和感受。
乱飘繁萼向晴空:繁萼是指繁茂的花朵,这句描绘桃花在空中飘散的情景,表达对春天的赞美。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桃花盛开的诗,诗人以梅、柳、绿叶、故乡红等意象来呈现春天庭前桃花的美景,同时表达出对美好时光的感慨。“玄都怨感成尘事”暗示了人间的世事无常和时间的流逝。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努力把握春光,尽情欣赏桃花盛开的心情。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力和对生活的热情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张司法题郑少尹庭下绯桃》是南宋诗人卫博的一首古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79年,此时正是南宋时期。在这一年中,诗人卫博因病辞官,结束了官场生涯。在此期间,他游览了江南各地,领略了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为其诗歌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在这一时期,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民生凋敝,战乱频仍。然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文人墨客们仍然坚守着对文化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忠诚,他们用诗篇描绘祖国壮丽的河山,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这首《次韵张司法题郑少尹庭下绯桃》便是卫博在这个特殊时期创作的作品之一。
在这首诗中,卫博借咏叹郑少尹庭下的绯桃,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他对现实世界的忧虑和不甘。这种情感与他当时的人生际遇密切相关,也反映了南宋时期知识分子普遍的心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