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长寿黄主簿
黄郎千人英,凛凛霜松姿。
邺侯三万卷,载复无遗辞。
十年居太学,辛勤厌朝虀。
词场事雄俊,傲睨深丛罴。
再拜天子前,袍笏光陆离。
朅来皖水滨,乐哉同襟期。
顾我蓬之心,友娅惭非宜。
朝来摆征衫,怅望当分携。
君家闽海陬,去作楚郢归。
大哉天宇间,会合固有时。
丈夫志八表,曲士守一涯。
锦衣行未暮,鸾桂先高枝。
清润照冰玉,唱和共埙箎。
行行得所诣,何必事町畦。
寒江清无波,爱景摇窗扉。
衮衮江上山,万象供品题。
还登古石城,往和白雪诗。
傥因西飞鸿,寄我长相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英俊的黄郎,风度翩翩如挺拔霜松;邺侯藏书万卷,言谈毫无遗漏。在太学待了十年,辛勤度日,厌恶朝廷的咸菜。才情出众,颇有傲气,如同群熊中独自徘徊的猛虎。受到皇帝召见,风度翩翩,光彩照人。然而来到这安徽水边,却高兴能与知己共度美好时光。看到我这简陋的住处,朋友都说不适宜住人。今早收拾起旅途中的衣裳,惆怅地看着友人离去。你的朋友来自福建海角,又要去往湖南归来。广阔的天宇间,朋友的相聚总有时间。男子汉应当胸怀四海,那些短视之人只会固守自己的一方天地。华美的衣冠尚未落满灰尘,你已攀上了鸾桂的高枝。清朗的风致如同冰玉般透明,你们一同唱和,犹如埙箎和鸣。追求心中的理想境界,不必拘泥于眼前的琐碎事务。寒冷江水波澜不兴,美丽的风景映在窗扉上。涌动的江水之上是层峦叠嶂,世间万象都可以成为描绘的对象。再次登上那古老的石城,相互传颂着白雪的诗篇。或许有一天,我们会因一封信而想起彼此,那是长久的思念与祝福。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卫博:即魏博,唐代文人。
2. 黄郎:指长寿黄主簿,黄姓男子。
3. 千人英:形容黄郎的优秀。
4. 邺侯三万卷:指黄郎学识渊博,此处用杜甫的诗句比喻。
5. 太学:古代国立大学。
6. 朝虀:朝廷的礼仪事务。
7. 傲睨深丛罴:形容黄郎的才华横溢。
8. 再拜天子前:在皇帝面前再次行礼。
9. 袍笏光陆离:形容黄郎服饰华丽。
10. 皖水滨:皖水边的地名。
11. 乐哉同襟期:享受与志同道合的人相处的时光。
12. 顾我蓬之心:自谦自己才疏学浅。
13. 友娅:朋友们的女儿。
14. 征衫:出行时的衣物。
15. 楚郢归:前往楚国故地。
16. 八表:八方,指全国。
17. 曲士:见识短浅的人。
18. 锦衣行未暮:形容黄郎前程似锦。
19. 鸾桂:珍贵的桂花树,比喻人才出众。
20. 清润照冰玉:形容友谊的纯洁美好。
21. 和唱共埙箎:共同创作诗歌。
22. 行行得所诣:不断追求理想。
23. 寒江清无波:形容环境的宁静。
24. 爱景摇窗扉:欣赏美景。
25. 衮衮江上山:描绘山上的景象。
26. 古石城:古老的城市。
27. 白雪诗:古人以雪为题创作的诗歌。
28. 西飞鸿:西去的鸿雁,此处用作书信的代名词。
去完善
赏析
《送长寿黄主簿》赏析:
这首送别诗通过描绘黄郎的才情、风度和品质,表达了诗人对其才华的钦佩和对其离别的惋惜。同时,诗人勉励黄郎要胸怀壮志,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并期待与他再次相聚。全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谊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长寿黄主簿》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卫博创作的一首送别诗。据史书记载,此诗应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这一年发生了安史之乱,战乱对国家的社会经济、民众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卫博的生活也受到了很大影响。他曾任职尚书郎,但在战乱中失去了官职,被迫流亡在外。在此期间,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与一些不幸沦为战火离散的亲人失散。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卫博怀着感慨万千的心情,写下了这首《送长寿黄主簿》。这首诗以描绘离别场景为主,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战乱的忧虑之情。诗歌的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战争的痛恨和对和平的渴望,这也是当时无数民众的普遍心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