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心
心藏隠奥最难知,出入无时不可羁。
须向动时牢把住,莫教失却便支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心灵深处隐藏着无尽奥秘,很难被人知晓;它来去无定时,不受任何束缚。必须在心动之时紧紧把握住,别让心灵失去了完整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存心:指保持一种精神状态或道德品质。
2. 心藏隠奥:指内心的隐秘和深奥之处。
3. 知:了解,理解。
4. 出入:指变化、变动。
5. 无时:任何时候。
6. 可羁:可以被束缚或控制。
7. 牢把住:紧紧把握住。
8. 失却:失去。
9. 支离:分散,破碎。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存心》是明代诗人陈淳的作品。诗以“心”为主题,探讨了人心的隐秘和难以捉摸。首句“心藏隱奥最难知”揭示了心的神秘性,它深藏不露,难以被人理解。接下来的一句“出入无时不可羁”则表达了人心无法被束缚的特点,它可能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萌发,无法用常规的方式去约束。
接下来的两句“须向动时牢把住,莫教失却便支离”则是诗人的劝诫之词。他提醒人们要在心灵产生波动的时候紧紧抓住它,不要让失去的机会导致心灵的破碎和不完整。这种表达方式虽然较为抽象,但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挣扎与成长过程,强调了坚定内心的重要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存心》是明朝诗人陈淳于正德年间所作的一首咏怀诗。陈淳生存在一个特殊的时期——明宪宗成化至武宗正德年间。这个时期,明朝国力逐渐衰落,政治腐败严重,内外战争频发,民众生活疾苦。而陈淳则是这一时期的士人,他在读书治学之余,时常关注民生、针砭时弊。
陈淳的诗才横溢,但他的科场之路并不顺畅,屡试不第。他曾在诗歌中写道:“形役牵危累,心期乐圣朝”,表达了对世事艰难的忧虑和对国泰民安的期盼。在游历名山大川的过程中,陈淳更加坚定了为民谋福祉的信念。他的这首《存心》正是表达了这种忧国忧民的心情。
在这首诗中,陈淳以白描的手法描绘了乡村百姓的贫困生活,通过对劳动场景和百姓面容的细致刻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矛盾。同时,他也传达了内心的感慨和无奈,表达了他对民众苦难的关切和同情。这首诗既有对现实的深刻揭露,又充满了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同情,充分体现了陈淳的人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