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西征过仙霞雪晴

标题包含
西征过仙霞雪晴
自入仙霞十里程,满山晴雪射虚明。 路从宝贝洞中去,人在琼瑶世界行。 枯木竞传千状巧,荒崖亦作十分清。 回环四望真奇观,识破乾坤洒落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淳(1892年-1970年),字子庄,号半丁,江苏苏州人。中国著名书法家、篆刻家、诗人。 陈淳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他年轻时曾就读于苏州草桥中学,后赴上海求学,先后毕业于上海美术...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走进仙霞山脉十里地,阳光下的白雪照亮了整座山峰。 沿着曲折的小路来到了神秘的洞穴,仿佛置身于一片美玉般的世界。 枯萎的古木展现出各种奇特的美景,荒芜的山崖也显得格外清澈。 在这里四面环顾,真是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象啊,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豁达与包容。
去完善
释义
1. 仙霞:即仙霞岭,位于浙江省江山市南部,是中国东南地区的著名山脉之一。 2. 宝贝洞:可能指的是仙霞岭中的一个著名景点或者洞穴。 3. 琼瑶:指美玉或美丽的宝石,这里比喻仙境般的美景。 4. 识破乾坤洒落情:识破,认清、洞悉的意思;乾坤,这里指天地、世界;洒落情,洒脱的心情。这句诗的意思是,在欣赏了如此美景之后,诗人感到自己已经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拥有了洒脱的心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西征过仙霞雪晴”为题,描绘了诗人陈淳在风雪过后穿越仙霞山脉的所见所感。诗中充满了奇幻的色彩,仿佛在引导读者进入一个晶莹剔透的冰雪世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整首诗生动而富有艺术感染力。 首联“自入仙霞十里程,满山晴雪射虚明”,诗人以“十里程”来形容行程之远,暗示此次征途的不易。同时,他用“晴雪射虚明”来描述雪后的阳光,突出了阳光的明亮和雪景的亮丽。 颔联“路从宝贝洞中去,人在琼瑶世界行”,这里诗人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山路比作宝贝洞,暗示道路的曲折;将四周景色喻为琼瑶世界,表现出冰雪世界的纯净美好。 颈联“枯木竞传千状巧,荒崖亦作十分清”,诗人通过观察枯木和荒崖在雪后的景象,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他将枯木和荒崖拟人化,赋予了它们生命力和情感,使其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姿态和别样的清朗美感。 尾联“回环四望真奇观,识破乾坤洒落情”,诗人站在高山之巅,回首四望,感慨万千。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观与美妙,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和宇宙的奥妙。这一句是整首诗的主题升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仰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明朝正德年间(公元1506年),正值江山胡宗宪率师出征福建、广东一带,打算一举平定倭寇之乱。此时,诗人陈淳作为随军参议,跟随大军出征,行经仙霞岭时,见雪后初晴,风景如画,感慨万分,于是挥毫写下这首壮丽的山水诗《西征过仙霞雪晴》。 明朝正德年间是一个内忧外患的时代,倭寇侵犯沿海省份,造成民众生活困苦。面对这一局势,朝廷派遣抗倭名将胡宗宪出师,力图平息战火,恢复家园安宁。陈淳身为随军参议,深知国家形势严峻,百姓亟待解救。他带着忧虑之情,踏上了征途。 经过漫长的跋涉,终于来到了美丽的仙霞岭。这里的奇峰峻岭,云雾缭绕,宛如仙境。诗人此时心情颇为复杂,一方面被眼前的美景所感动,另一方面又对国家大事忧心忡忡。在这番心境下,他写下了这首诗篇,寄托了对国家和平的期盼和对山川景色的赞美。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