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进士章碣
织锦虽云用旧机,抽梭起样更新奇。何如且破望中叶,
此时才子吟应苦,吟苦鬼神知不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虽然纺织机械看似老旧,但织出的图案却新颖奇特。相比之下,希望中的树叶破败不堪。才华横溢的人吟咏时是否感受到痛苦,恐怕只有鬼神知道吧。
去完善
释义
《赠进士章碣》注释:
1. 织锦:这里指诗歌的创作。
2. 机:纺织机。
3. 抽梭:抽动丝线的过程。
4. 起样:开始创作新的样式或风格。
5. 更新奇:有更新的创新。
6. 破望中叶:此处的“叶”字指的是世代、时代。整句意为:为何不在此时参与诗歌的创作,表达出诗人的创作热情和激情。
7. 才子:这里指章碣,唐朝晚期著名诗人,进士及第。
8. 吟应苦:抒发自己的感慨与思考时,内心是痛苦的。
9. 鬼神知不知:这句是反问的修辞手法,意思是这些痛苦和挣扎只有神鬼知道,无法被世人理解。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方干写给进士章碣的一首赞美诗。诗人以织锦为喻,表达了章碣在文学创作上的独特风格和创新精神。虽然使用的是传统的写作技巧和手法,但章碣却能以新颖的视角和方式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诗中的“何如且破望中叶”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章碣才华的赞赏和期待。章碣的才情犹如织锦般绚烂,他的诗歌创作突破了传统文人墨客的期望,成为了文坛的一股清流。
最后两句“吟苦鬼神知不知”,则是对章碣创作态度的肯定。尽管他的诗歌充满了才情和创意,但在创作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这种执着的精神,即使鬼神都无法知晓。
整首诗以织锦为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章碣在文学创作上的创新精神和坚韧毅力。诗人通过赞美章碣的才华和品质,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勉励自己在文学道路上不断努力,追求卓越。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赠进士章碣》,创作于唐朝晚期,具体年份尚未明确。方干(809-888)是晚唐时期一位著名的诗人、学者和隐士。他早年家境贫寒,但刻苦学习,最终成为学识渊博的文人。然而,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直到晚年才获得进士及第。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方干已步入老年,但仍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与此同时,晚唐时期社会矛盾尖锐,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等问题日益严重,导致了国家政治的腐化和衰败。在这样的背景下,方干选择退隐山林,以诗为伴,抒发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在这首诗中,方干对进士章碣寄予厚望,希望他能担当起振兴国家的重任。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身命运的感慨,以及对时代衰败的忧虑。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方干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对自己人生的反思。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