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春夏之交四首

标题包含
春夏之交四首
悄悄瞻青壁,悠悠瞩翠林。 流莺无一事,声远薜萝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静静地仰望青山,悠然地观望着苍翠的树林。 流动的黄莺没有事情要做,声音远远地从绿藤荫处传来。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青壁:青色的墙壁,此处指青山。 2. 翠林:绿色的树林。 3. 流莺:流动的黄莺鸟,这里用来形容声音婉转动听。 4. 薜萝阴:指草木掩映的阴凉处。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春夏之交时节的自然景象和鸟儿的活动。首句“悄悄瞻青壁,悠悠瞩翠林”通过视觉角度展现了诗人观察周围环境的细腻情感。在这里,“悄悄”和“悠悠”突出了诗人的悠闲心境,他细细品味着眼前的景色,为接下来的描写营造了宁静的氛围。 紧接着,“流莺无一事,声远薜萝阴”描绘了春天的鸟儿在树林中自由歌唱的场景。这里用“无一事”来表现鸟儿的无拘无束,它们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声音,使周围的空气中弥漫着欢快与自由的气息。而“声远薜萝阴”则将这种生动的情景进一步拓展,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的场景。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生动、愉悦的春夏之交景象,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生机勃勃的生命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夏之交四首》是南宋诗人孙嵩创作的一组五言诗。这组诗创作于公元1147年,正值南宋时期。 在这一年里,孙嵩的生活并不平静。当时南宋政权已经建立,然而金兵依然对中原地区虎视眈眈。在这种背景下,孙嵩作为一个文人,深感国家的命运和自己的责任。他希望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关怀。 在这段时间里,孙嵩的诗歌创作风格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他开始关注民间的疾苦,用诗歌来反映百姓的生活。这种转变使得他的诗歌更具有现实主义色彩,也更加贴近百姓的生活。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