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鼠
只影投荒阅两秋,汝曹何苦侮畸囚。
诗书尽啮从谁愬,冠履俱伤重我羞。
相国溷人宁处垢,永州某氏未轻投。
翻盆搅瓮何时了,肯事张汤法吏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单独一人在荒野度过了两个秋天,你们何必去侮辱这些畸形的囚犯呢?他们的诗书被吞噬却无人诉说,衣冠礼节皆受损伤让我倍感羞愧。宰相和百姓一样身处污浊,永州某人未曾轻易沉沦。这令人头疼的问题何时才能结束?我怎么可能愿意听从张汤这样的执法官呢?
去完善
释义
1. 只影:形容孤独的身影。
2. 投荒:被流放到荒远之地。
3. 汝曹:你们。这里指老鼠。
4. 侮:欺负,侮辱。
5. 畸囚:特殊的囚犯,这里比喻自己。
6. 诗书:古代文献,泛指文化知识。
7. 啮:咬。
8. 从谁愬:向谁诉说。
9. 冠履俱伤:意指生活受到严重困扰。
10. 相国:这里指汉时贤臣汲黯。
11. 溷人:居于厕所的人,这里指老鼠。
12. 永州某氏:唐代柳宗元曾被贬至永州,作《捕蛇者说》一文。这里指鼠。
13. 张汤:西汉名臣,曾任廷尉。这里借指严苛的法官。
去完善
赏析
《问鼠》是刘黻的一首古诗,以鼠为主题,表达了对世态炎凉、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以老鼠为主角,将诗人自身比喻为被世人遗忘的“畸囚”,表现了诗人孤独的心境和无处申诉的苦楚。同时,通过对老鼠咬书、撕毁冠履的行为,诗人揭示了现实生活中那些肆意破坏文化和文明的人。最后,诗人提到历史上的名人如相国和永州某氏都曾遭受到误解和诽谤,暗示了这种现象并非个例,表现出对这种社会现象的不满和无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问鼠》是南宋诗人刘黻所作的一首寓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中期(公元1189年至1279年),这个时期正值宋金对峙,中原板荡之际,文人墨客多借文学作品表达忧国忧民之情,抒发人生感慨。
刘黻生于书香世家,科举考试中进士,历任地方官吏。在南宋动荡的历史背景下,他曾亲身经历了战争的残酷和民众的苦难,这也使他的诗歌充满了现实主义色彩。通过讽刺老鼠的无良行为,揭示了社会上一些腐败、愚昧的现象,寄寓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和关爱。
当时,南宋朝廷内忧外患,外有金人入侵,内有奸臣弄权,国家政治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刘黻的这首《问鼠》既是对现实的辛辣讽刺,也是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渴望。他用老鼠的形象来比喻那些为富不仁、贪得无厌的社会蛀虫,以此警示世人要珍惜和平,共同努力,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安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