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岁暮感怀

标题包含
岁暮感怀
早是穷冬逼,那堪客思兼。 事嗟流水远,年愧入春添。 与雪幸同操,惊霜忽到髯。 晚舟前浦泊,何处有青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抃(998年-1062年),字阅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市)人。北宋名臣、文学家,以清廉著称,被誉为“铁面御史”。 赵抃于宋真宗咸平年间中进士,历任殿中侍御史、右司谏、尚书都官员外郎等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如今正是深冬时节,漂泊在外的我倍感压力,心中更是增添了无尽的思念之情。时光流逝如水,距离那件事已经过去很久了,我在心里深感愧疚和无奈,一年又一年,春天来了,我却越来越感到岁月催人老。 幸亏飘雪的季节我们有了共同的乐趣,但寒霜突然来临,让人不禁感叹岁月的无情。夜幕降临,我在这河边的小舟上停泊,不知道哪里的酒馆还能让我暂且逃避这寒冷的世界呢?
去完善
释义
1. 早是:已经是。 2. 穷冬:寒冬。 3. 那堪:难以忍受。 4. 事嗟:感叹世事。 5. 流水远:形容时间的流逝。 6. 年愧:指年纪增长。 7. 入春添:进入春天后增添。 8. 雪幸同操:与雪为伴。 9. 惊霜忽到髯:形容突然到来的风霜。 10. 晚舟:晚上的船。 11. 前浦:前面的河岸。 12. 青帘:绿色的帘子,这里指酒家的幌子。
去完善
赏析
《岁暮感怀》是宋代诗人赵抃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他在这个冬天对人生、世事的感慨。 首联“早是穷冬逼,那堪客思兼”,以逼人的寒气和思家的情怀开篇,营造了一种苍凉的氛围。冬天的寒冷压迫而来,而诗人在外奔波,无法归家,更增添了他的愁绪。 颔联“事嗟流水远,年愧入春添”,则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往事如烟,如流水般渐行渐远;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却又增添了一丝愧疚之情。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担忧。 颈联“与雪幸同操,惊霜忽到髯”,则以雪花和寒霜的形象,描绘了诗人坚韧的品质。他与雪花共同忍受寒冷,即使面对风霜的侵袭,也毫不畏惧。这展示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勇敢面对困境的精神风貌。 尾联“晚舟前浦泊,何处有青帘”,以泊舟的画面收尾,寓情于景。诗人乘着小舟,在水边停泊,寻找着远方的青帘(代指酒家)。这不仅表现了诗人的漂泊不定,还暗示了他在困苦中的期待和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岁暮感怀》是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赵抃的一首抒情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067年左右,即宋神宗在位时期。赵抃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深刻领悟。 在创作这首诗时,赵抃正担任着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的高职。他刚正不阿,清廉自守,曾被誉为“铁面御史”。然而,尽管他在政治上有很高的声望,但他也深感世事无常,人生苦短。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充满感慨的诗篇。 当时正值北宋中期,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发展较快。然而,随着权力的集中,政治斗争也越来越激烈。赵抃作为一名正直的政治家,在面对这些复杂的官场纷争时,难免会生出许多感慨。同时,他也意识到了生命时光的宝贵,因此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对人生的珍惜。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