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重阳日东园

标题包含
重阳日东园
沆瀣催时律,幽阴结夕霏。 楼台侵日上,山水送秋归。 海燕辞巢尽,霜鸿避弋飞。 一杯元亮酒,聊以浣尘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胡宿(995年-1067年),字武平,北宋时期著名文人、政治家。他出生于江苏苏州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 胡宿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于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中进士,历任地方官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天空中弥漫着露水和雾气,夕阳西下,天边的云彩也结成了浓重的暮霭。阳光透过树叶,洒在高楼和山水的怀抱,带着秋天的气息慢慢消散。海鸥们完成了它们的迁徙,开始了新一季的生活;高飞的大雁躲避着猎人的箭矢,寻找安身立命的地方。我饮一杯元亮(陶渊明)的酒,用它来洗净我的心灵,洗去尘世纷扰。
去完善
释义
1. 沆瀣:hàng xiè,指北方夜半露气与薄雾。这里比喻时光推移。 2. 幽阴:yōu yīn,指幽暗的树荫处。这里形容环境清幽。 3. 夕霏:xī fēi,晚霞。 4. 楼台:lóu tái,高楼和亭台。 5. 侵日:qīn rì,靠近太阳。 6. 山水:shān shuǐ,山景和水色。 7. 秋归:秋天的到来。 8. 海燕:hǎi yàn,海鸟,如海燕等。 9. 辞巢:cí cháo,离开巢穴,这里指燕子南飞。 10. 霜鸿:shuāng hóng,秋天的鸿雁。 11. 避弋飞:bì yì fēi,避开捕鸟的箭,隐喻逃避世俗纷扰。 12. 元亮酒:yuán liàng jiǔ,元亮即陶渊明,此处指诗人自己的饮酒。 13. 聊以:liáo yǐ,姑且用来。 14. 浣尘机:huàn chén jī,洗去尘世烦恼的设备或方法,这里指喝酒解忧。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重阳节景色和表达诗人心情的诗。首联“沆瀣催时律,幽阴结夕霏”,描述了秋季气候的变化,天色阴暗,雾气凝结,仿佛在催促时间的流逝。颔联“楼台侵日上,山水送秋归”,描写了重阳时节,阳光逐渐穿透云雾,照射在楼宇和山水之间,象征着秋天的即将结束。颈联“海燕辞巢尽,霜鸿避弋飞”,则描绘了燕子已经离开巢穴,大雁为了避开捕猎而在空中飞翔的景象,进一步表现了秋天的特征。尾联“一杯元亮酒,聊以浣尘机”,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渴望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和忧虑,体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的情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重阳日东园》是宋代诗人胡宿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84年(宋太宗端拱元年)的重阳节期间。当时胡宿在都城汴梁担任翰林院学士,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书。 在这一年里,胡宿的生活相对平静。他在朝廷任职,为皇帝出谋划策,同时也关注民生问题。然而,当时的北宋社会并不安定,边疆战争频繁,国内经济也较为紧张。因此,胡宿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在这段时间内,北宋王朝正处在一个较为稳定的发展阶段。宋太宗赵炅继位后,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官僚机构,发展经济,提倡文教,使国家逐渐繁荣起来。然而,北方边疆的压力依然存在,与辽国的战事不断,给国家和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胡宿作为一个文人官员,既有着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也有着对民间疾苦的关切。他的这首诗正是在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中诞生的。通过描绘重阳节时的东园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家国的担忧,展现了那个时代文人的家国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