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姑恶
为怜心折骨仍惊,四十方兄博汝生。
从此直须防巧中,著身未稳莫先鸣。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因为怜惜而内心震撼,即使受到挫折也仍然震惊。付出了四十年的时间才博得了你的生命。从今往后,应该时刻提防着生活中的狡猾和伎俩,在还没有站稳脚跟的时候不要轻易发声。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怜:疼爱;同情。
2. 心折:心碎。形容极度悲痛或悲伤。
3. 骨仍惊:指被吓到以至于连骨头都感到惊恐。
4. 四十方兄:即“四十年华”,指人四十岁左右的年纪。
5. 博汝生:搏取你的生命。
6. 巧中:精巧的计策。
7. 著身未稳:意为事物尚未稳定。
8. 莫先鸣:不要过早地暴露自己的意图。
去完善
赏析
《放姑恶》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年轻女子的形象,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命运的感慨和哲理性的思考。诗中的“为怜心折骨仍惊”,表现了女子在生活中的艰辛与无奈;而“四十方兄博汝生”则暗示了人生无常,世事难料。接下来的两句“从此直须防巧中,著身未稳莫先鸣”则是告诫人们在人生中要时刻保持警惕,避免被他人利用,同时也不要轻易地暴露自己的弱点。整首诗寓意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作者对人性和人生的独到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放姑恶》是南宋诗人喻良能所创作的诗歌。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的南宋时期。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由于金兵南侵,南宋王朝的国势日益衰落,民生疾苦,而统治者却置若罔闻,横征暴敛,使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诗人喻良能对此深感忧虑,决定用他的笔揭露现实,为人民发声。
这个时期的喻良能本人亦经历了不少人生波折。他曾在朝为官,但因直言不讳,多次遭到排挤和贬谪。尽管如此,喻良能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为民请命,写下了许多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诗篇。
在此背景之下,喻良能创作了这首《放姑恶》,通过讲述民间流传的关于姑恶鸟的故事,表达了他对民间疾苦的关切和对统治者的谴责。诗中以姑恶鸟的遭遇象征劳动人民的苦难,呼吁统治者能够关心百姓,减轻赋税,让人民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