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陈陶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长安城中的百姓们回望北方失声痛哭,日日夜夜都在期盼着官军能够早日到来。
去完善
释义
孟冬:农历十月;十郡:指参战的各州郡;良家子:指从良善人家征召的士兵。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凝练的笔触描绘了陈陶泽之战的惨烈场景。开篇两句点明时间与背景,突出牺牲者的身份,渲染出悲壮的氛围。"野旷天清"两句通过对比手法,以天地间的静谧反衬四万将士的集体阵亡,令人震撼。后四句描写叛军的骄横与百姓的哀痛,形成鲜明对照。全诗语言质朴却力透纸背,字里行间饱含诗人对战争的控诉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体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时值安史之乱的第二年,唐军与叛军在陈陶遭遇惨烈战事。杜甫身处乱世,目睹家国破碎、百姓流离,内心悲愤交加。他以诗为史,记录下这场令四万义军壮烈牺牲的战役。此诗写于战后不久,诗人正避难于长安,听闻前线噩耗,忧心如焚,遂作此篇,既悼念阵亡将士,也抒发对官军收复失地的殷切期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