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墨竹

标题包含
墨竹
虚舟惠我一墨竹,纸上森森一枝玉。 展向庭前与鹤看,今宵不许枝头宿。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白玉蟾(1293年-1368年),原名朱重八,后改名为朱元璋,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他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在位三十一年(1368年-1399年),年号洪武。 朱元璋出身贫寒,曾做过和尚和乞...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空船送我一幅墨竹图,纸上挺拔着一杆翠绿竹子。 打开画卷和仙鹤一起欣赏,今晚不让枝头的鸟儿过夜。
去完善
释义
1. 虚舟:指空船,比喻无世俗之累的人。这里借指友人。 2. 一墨竹:指的是一幅墨竹画。 3. 森森:形容竹子茂密的样子。 4. 一枝玉:这里用“一枝玉”来形容墨竹画的形象和质感,以表现其高洁、清朗的品质。 5. 展向庭前与鹤看:展开墨竹画在庭院中与鹤一同欣赏。 6. 不许枝头宿:意味着这枝墨竹画美得如此真实,使得夜晚的鸟儿都不敢在枝头栖息。
去完善
赏析
《墨竹》是南宋诗人白玉蟾的一首诗,描绘了一幅墨竹画卷的生动景象。诗中,作者用“虚舟惠我一墨竹”开篇,表达了得到这幅墨竹画的喜悦之情。接着以“纸上森森一枝玉”赞美画中竹子的高雅气质和艺术魅力,形象地表现出竹子的高洁品质。随后,作者将画面延伸到现实世界,想象着将画展开在庭院前,邀请白鹤一同欣赏,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最后,诗人通过“今宵不许枝头宿”表达了对竹子精神的崇敬之意,暗示了画中的墨竹代表了高洁的品质和精神追求,使人向往不已。整首诗以诗意的手法展现出一幅墨竹画卷的美感和内涵,令人陶醉其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墨竹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其作者是著名的诗人、政治家白玉蟾。白玉蟾作为南宋时期的文人,其作品广泛反映了当时的文化和社会风貌。在墨竹这首诗歌中,白玉蟾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竹子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在墨竹这首诗的创作时期,也就是南宋时期,中国正处在一个动荡不安的历史阶段。北方的金国和蒙古帝国对南宋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使得南宋的政权岌岌可危。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白玉蟾作为一名文人,他的生活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他曾经担任过官员,但由于对政治的不满,最后选择辞官回乡,过上了隐居的生活。 在这段隐居的日子里,白玉蟾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感悟。墨竹这首诗就是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和人格美的追求。在诗中,白玉蟾通过对墨竹的描绘,表达了对君子品格的赞美,同时也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难测。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