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将晓

标题包含
将晓
虚斋愁梦断,寂寞夜将阑。 树与高风乱,窗余白月寒。 岁华还向晚,世事只长叹。 千古功名外,致身良独难。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洪朋,字孔硕,号半峰,明朝末年人。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尤以诗词歌赋见长。 洪朋在青年时期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并未取得功名。后来,他回到家乡,致力于教育和文学创作。他的诗...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空荡荡的房间里,忧愁的梦已经破灭,寂寞的夜晚即将结束。 树木在高风中摇曳不定,窗户上留下寒冷的月光。 时光渐渐老去,对世事的感慨只有无尽的叹息。 在这千古的功名利禄之外,寻找一个安身立命之处实在很难。
去完善
释义
1. 虚斋:指空寂的书斋; 2. 夜将阑:夜幕将要结束; 3. 高风:猛烈的风; 4. 白月:明亮的月光; 5. 岁华:岁月的时光; 6. 致身:尽力而为,献身事业; 7. 良独难:十分艰难。
去完善
赏析
《将晓》是南宋诗人洪朋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面对窗外月光和随风摇曳的树木,感慨岁月流逝和世事难料的情景。诗中表达出诗人对于个人功名的淡泊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 首联“虚斋愁梦断,寂寞夜将阑”,描述了诗人因忧愁而在书房中辗转反侧,无法入睡。夜晚即将结束,孤独与寂寥油然而生。诗人以梦境和现实两个层面表现了自己的情感世界,从而突出了诗人的无奈心境。 颔联“树与高风乱,窗余白月寒”,描绘了窗外的景象。随风摇曳的树木、呼啸而过的风声以及那透过窗户照进来的寒冷月光,都映射出诗人内心的不安与焦虑。这些意象巧妙地融入了诗句之中,使得诗歌意境更为生动形象。 颈联“岁华还向晚,世事只长叹”,诗人感叹年华老去,却未能实现心中理想。世间诸事纷扰不断,只能令人长吁短叹。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流露出对岁月蹉跎及人生无常的深沉感慨。 尾联“千古功名外,致身良独难”,进一步升华了主题。尽管在千秋功名之外,践行道德、成就理想的愿望仍然难以达成。这是诗人对于自身抱负的一种反思,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尖锐批判。 总的来说,这首《将晓》展现了诗人身处逆境时的坚韧心态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脱。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绘,诗人成功地将心灵感受与客观景象融为一体,形成了极具艺术感染力的诗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将晓》是宋代诗人洪朋所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北宋时期,大约在公元11世纪左右。这一时期的宋朝,虽然经济、文化繁荣,但政治形势却相对复杂。内外战争不断,国家政权相对削弱,人民生活也受到影响。 洪朋生于官宦世家,他的父亲洪适和哥哥洪迈都是著名的文人,曾任朝廷重臣。然而,尽管家庭显赫,洪朋的仕途并不顺利,他一生都在地方任官,并未得到过中央政府的重用。这种人生经历使得他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了解,也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同情。 在创作《将晓》时,洪朋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他在地方任职期间,看到了许多民生疾苦,深感朝廷的不作为。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生活的关切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