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病中书

标题包含
病中书
短褐颓然一病僧,支离瘦骨伴枯藤。 扫除习气嗟犹在,摆脱尘缘愧未能。 案上纵横堆药裹,箧中颠倒贮书縢。 青鞋布袜从兹始,试叩如来大小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蔡戡(1168年-1236年),字定夫,号节斋,福建路建州府建阳县人。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是南宋中叶的重要政治人物。 蔡戡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身穿粗布衣的僧人显得有些颓废,瘦弱的身躯倚靠在枯藤上。虽然试图摆脱世俗之气但仍有残留,未能完全割舍尘世因缘让我羞愧。桌子上摆满了药材包裹,箱子里则杂乱地堆放着书籍。现在开始换上青鞋布袜,尝试了解如来教义中的大乘与小乘吧。
去完善
释义
1. 短褐:指粗布衣服,是古代平民或隐士的衣着,这里是诗人自嘲的象征。 2. 颓然:疲惫的样子。 3. 一病僧:诗人以病僧比喻自己生病时的状态。 4. 支离:零散破碎的状态。 5. 瘦骨:形容身体瘦弱。 6. 枯藤:枯萎的藤蔓,象征着生命的衰败。 7. 扫除习气:指清除不良习惯。 8. 摆脱尘缘:指脱离世俗牵绊。 9. 案:书桌。 10. 药裹:药品包裹,这里指药物治疗。 11. 箧:箱子,这里指装书的箱子。 12. 书縢:书籍和书卷。 13. 青鞋布袜:指简朴的鞋子和袜子,比喻隐逸生活。 14. 从兹始:从现在开始。 15. 如来: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尊号。 16. 大小乘:大乘和小乘佛教,分别代表不同的佛教教义和实践。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病中书》是南宋诗人蔡戡的一首描述自己病中的生活与心态的诗。诗以“短褐颓然一病僧”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病中的形象,仿佛一位身着简陋、疲惫不堪的病僧。接着的“支离瘦骨伴枯藤”则是对这种形象的进一步刻画,表达了诗人病中的虚弱与孤独。 接下来的两句,“扫除习气嗟犹在,摆脱尘缘愧未能”,则是诗人对自己病中心境的反思。尽管想要清除世俗之气,却发现自己仍受到其影响;虽然试图摆脱尘世的纷扰,却深感自己未能做到。这两句既有诗人的无奈,也体现了他的自省精神。 “案上纵横堆药裹,箧中颠倒贮书縢”,是对诗人病中生活的具体描绘。无论是满案的药包,还是杂乱无章的书籍,都展现了诗人病中生活的艰辛。然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却表现出了积极向上的心态,如最后的“青鞋布袜从兹始,试叩如来大小乘”,意味着诗人要在病中修养身心,努力向佛,寻求心灵的慰藉。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病中的困境,更展示了他在逆境中不懈追求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病中书》是南宋诗人蔡戡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1127-1279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由于金国的侵略,北宋灭亡,南宋建立,中国进入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在这个特殊时期,蔡戡的人生际遇也颇为坎坷。他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成年后入仕为官。然而,在南宋时期,政治斗争激烈,权臣当道,文人受到排挤。蔡戡在官场上屡遭贬谪,一度被流放岭南,身心备受折磨。尽管如此,他仍然坚守信仰,矢志不渝地为国家为人民付出努力。 这个时代的相关背景知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金国对南宋的侵略,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二是南宋内部的政权更迭和政坛斗争,使得许多有识之士受到打压,报国无门。在这样的背景下,蔡戡的诗作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感,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关爱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