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怀
消息观天道,炎凉阅世情。
禅心了生死,病骨识阴晴。
杜宇伤心切,梅花照眼清。
焚香读周易,顿觉此身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观察自然界的规律,品味人生的冷暖。
看破生死轮回,了解天气变幻。
杜鹃鸟鸣令人断肠,梅花盛开显得格外清新。
点燃香炉阅读《周易》,顿时感觉身心轻松。
去完善
释义
1. 消息:这里指自然界变化的迹象。
2. 天道:自然界的规律、法则。
3. 禅心:指心境宁静、超脱世俗的心境。
4. 了生死:佛教认为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苦难,通过修行达到解脱生死的境界。
5. 病骨:身体瘦弱多病。
6. 阴晴:天气的阴郁晴朗。
7. 杜宇:杜鹃鸟,叫声悲切。
8. 周易:古代哲学书籍,探讨宇宙、人生等问题。
去完善
赏析
本诗名为《书怀》,诗人通过自身经历和观察,表达了在炎凉世事中的心境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首联描述了诗人观察天道的变迁、社会的冷暖变化。颔联表现了诗人在生活中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以禅心对待生老病死,以病骨感受自然界的变化。颈联描绘了杜鹃鸟啼哭时的悲伤景象以及梅花的清新美丽,这两种意象代表了人生中的痛苦和快乐。尾联诗人提到自己在阅读《周易》时内心变得轻松,这体现出诗人希望在古籍中寻求智慧与慰藉。全诗将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融为一体,展示了诗人高洁的品质和旷达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书怀》是南宋诗人蔡戡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大约在公元1165年至1217年之间。这个时期,南宋政权偏安一隅,国家政治腐败,民众疾苦深重,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在这样动荡的社会背景下,蔡戡作为一个有良知的士人,对国家的命运深感忧虑。他的人生际遇曲折坎坷,曾历任地方官吏,后因直言敢谏而被罢官,回到家乡福建莆田务农。虽然生活清贫,但他仍然关注民生疾苦,以诗文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书怀》这首诗便是他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他通过对农村生活的描绘,揭示了民众的生活困境,表达了对统治者的谴责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这首诗意境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