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秋独夜寄戴叔伦
遥夜独不卧,寂寥庭户中。河明五陵上,月满九门东。
万里亲朋散,故园沧海空。归怀正南望,此夕起秋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遥远的夜晚,独自一人难以入睡,寂静无声地呆在庭院之中。河流明亮,照亮了五陵地带,月亮高悬,照耀着九门的东边。亲朋好友已经分散到远方,故乡的沧海桑田已空无一物。我满怀思归之情,向着南方望去,而此刻秋风正悄然兴起。
去完善
释义
1. 遥夜:漫长的夜晚。
2. 独不卧:独自一人不能入睡。
3. 寂寥:形容孤独无依。
4. 庭户:指家中的庭院和房门。
5. 五陵:指的是汉代的五座皇帝陵墓,这里泛指皇家陵园。
6. 九门:古代天子的九道城门,这里代指皇城。
7. 故园:故乡家园。
8. 沧海:大海,这里形容离家很远。
9. 归怀:思念故乡的心情。
10. 南望:向南望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的夜晚独居时的思绪与情景。首联“遥夜独不卧,寂寥庭户中”便表现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而夜色中的庭院景象也与之呼应,营造了一种寂静的氛围。
颔联“河明五陵上,月满九门东”则将视线投向了远方的河流和月色,使得画面开阔起来,同时也寓含着诗人心中情感的起伏变化。在这两句诗中,五陵和九门这两个地名分别象征着富贵和权势,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追求以及对家乡思念的复杂心情。
颈联“万里亲朋散,故园沧海空”是诗人的感慨之词,表明自己离家远行、亲友离散的现状,以及故乡逐渐模糊的印象。这两句诗以沧海的辽阔来衬托诗人思念家乡的深情,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无法排遣的愁绪。
尾联“归怀正南望,此夕起秋风”则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夜晚里渴望回到家乡的心愿。而秋风在古人眼中常常象征着离别和悲伤,因此,这里的秋风实际上也在暗示诗人内心无法言表的哀伤。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秋天的夜晚独处时的情境,表达了他离家别友、思念故乡的深沉情感。整首诗的情感表达婉转而又真实,展现出了诗人对古诗词的独特见解和深厚的艺术功底。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新秋独夜寄戴叔伦》是唐代诗人方干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837年,即唐文宗开成二年。
在这期间,方干在各地游学、交游,写下了许多诗篇。他在诗歌方面的才华受到了戴叔伦的赏识,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然而,尽管他们在文学上志同道合,但在人生的道路上却各自面临着不同的挑战。
在这个时期,唐朝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政治腐败、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等问题日益严重,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许多文人志士纷纷投身于科举考试,以期通过自身的才华和努力改变国家的命运。然而,科举制度并非人人都能成功,许多才子佳人仍然挣扎在社会底层。
在这种环境中,方干虽然才学出众,但在科举考试中屡次受挫,始终未能取得功名。他内心充满了失落和无奈,只能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于是,在这首《新秋独夜寄戴叔伦》中,他倾诉了自己的孤独、思念之情,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期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