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慈奥寂照院僧石岩花
谿山朔雪销篱落,始闻花信惊梅萼。
韶华一瞬掉头去,满眼园林成翠幄。
谁知幽谷犹藏春,万蔕千跗意态新。
霞光分彩气欲热,露浥燕脂色未匀。
墨工绘句谩称好,不见此花空到老。
子美羞看黄四蹊,退之不数红云岛。
天下健步吾能用,拟擘云头骑彩凤。
叫阍乞与生香归,只许牡丹名并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溪山一带的雪已经消融,梅花初绽,让人惊叹不已。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转眼间春天已至,满眼都是绿意盎然的园林。谁能想到在这幽谷之中还藏着一片春色呢?无数梅花竞相绽放,各具风姿。
霞光的映射让梅花的色彩更加鲜艳,仿佛热气腾腾;露水打湿了花瓣,颜色却尚未均匀分布。墨客骚人为其赋诗赞颂,但即使他们竭尽全力也无法描绘出这美景之美。杜甫也羞于再写那些黄四桥边的桃花,韩愈也不再提那些红云岛上的花儿了。
这样的美景无法用笔墨形容,我只能驾驭天下最好的马儿,像劈开云层一样直达这片彩凤般的梅园。然后向天祷告,把这份清香带回家去。这样,我的牡丹才能和这里的梅花一同飞翔在人们的心中。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谿山:泛指山水之间的自然风光。
2. 朔雪:北方的雪。
3. 篱落:篱笆,这里指村落。
4. 花信:开花的信息,表示春天到来。
5. 梅萼:梅花的花蕾。
6. 韶华:美好的时光,常用来形容春光。
7. 翠幄:绿色的帷幕,比喻繁茂的树木。
8. 幽谷:幽深的山谷。
9. 蔕:植物的茎。
10. 跗:花萼的基部。
11. 露浥燕脂:露水湿润花瓣。
12. 墨工绘句:指画家描绘景色。
13. 子美:唐代诗人杜甫的字。
14. 黄四蹊:指黄色的花。
15. 退之: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字。
16. 红云岛:不详,可能是古人对某一地方的称呼。
17. 健步:善于行走的人。
18. 擘云头:拨开云雾。
19. 彩凤:凤凰,传说中的神鸟。
20. 叫阍:敲门求助。
21. 生香:指花的香气。
22. 并飞:并列飞翔。
去完善
赏析
《次韵慈奥寂照院僧石岩花》描绘了一幅山谷幽深、梅花盛开的景象,史浩以细腻的笔触将这种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他对石岩花的喜爱和赞美,同时也寓意着人们在繁华的世间应保持一份恬静的心态,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美好。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慈奥寂照院僧石岩花》是南宋诗人史浩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89年,正值南宋时期。当时,史浩因在朝廷上反对主战派的李纲、张浚等人,被贬谪到湖州担任地方官。然而,在这样艰难的境遇下,史浩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他仍然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努力寻求变革的方法。
在这个时期,南宋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局面。外部面临着金国的侵略和威胁,内部则面临着政治腐败、贫富差距加大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史浩深感忧虑,希望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民生的关注。
在这首诗中,史浩以石岩花作为比喻,象征自己在困境中的坚韧和不屈。同时,他还借用了佛教的慈悲观念,表达了对百姓苦难的同情和对世界和平的期盼。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史浩作为一个文人的家国情怀,以及他在逆境中依然坚守信念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