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令(祝寿)
祝寿祝寿。筵开锦绣。拈起香来玉也似手。拈起盏来金也似酒。祝寿祝寿。
命比乾坤久。长寿长寿。松椿自此碧森森底茂。乌兔从他汩辘辘底走。长寿长寿。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庆祝生日宴会盛开如锦绣。双手犹如白玉般拈起香与杯,斟满如黄金般的酒水。祝福生日快乐。
寿命比天地长久。愿您长命百岁。松树与椿树在此绿意盎然,岁月流逝如同日月的流转。再次祝福健康长寿。
去完善
释义
《浪淘沙令·祝寿》:
1. "祝寿祝寿":两次重复“祝寿”表达强烈的祝福情感,希望接受祝寿的人长寿。
2. "筵开锦绣": 指举行盛大的宴会庆祝生日,华丽的宴席如同锦绣一般。
3. "拈起香来玉也似手": 比喻端起香炉的手像玉石一样美好。
4. "拈起盏来金也似酒": 描述斟满金酒的杯子,如黄金般耀眼。
5. "命比乾坤久": 祝愿寿星的生命如同天地般长久。
6. "松椿自此碧森森底茂": 用松树和椿树作为象征,寓意长寿的生命力旺盛,生机勃勃。
7. "乌兔从他汩辘辘底走": 随着日月更替,时光流逝,寿命也会随之增长。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浪淘沙令(祝寿)》以亲切质朴的语言、热烈的气氛和生动的想象,为读者展现出一幅热闹的祝寿场景。开篇的“祝寿祝寿。筵开锦绣”便点明了主题,通过“锦绣”一词,我们可以感受到筵席的豪华与富丽。接下来的“拈起香来玉也似手。拈起盏来金也似酒”则描绘出宴席中的细节,让我们仿佛能看到寿星手中拿着如玉石般的光泽的香,而酒杯中则斟满了金光闪闪的美酒。这种直接的描述手法使得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份热闹与喜庆。
随后,词人笔锋一转,开始讲述祝愿的长寿。“命比乾坤久”表现出寿星的寿命如同天地一般长久;而“长寿长寿”则是诗人反复咏叹,强调了这一美好的愿望。紧接着的“松椿自此碧森森底茂。乌兔从他汩辘辘底走”更是形象地描绘出了寿星长生不老的形象:松树和椿树在阳光下茁壮成长,而乌兔则在不停地奔跑。这样的景象无疑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进一步突显了诗人的祝福之意。
综上所述,《浪淘沙令(祝寿)》这首词以其简练的文字、丰富的意象以及强烈的情感,成功地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生动、热闹的祝寿画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浪淘沙令·祝寿》是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史浩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64年,正值南宋时期,金人入侵中原,导致政局动荡不安。在这个时期,史浩因其卓越的才能和政治智慧而受到朝廷的重用,他曾历任尚书省右仆射、尚书省左仆射、太保等要职,为南宋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尽管他在政治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他也深知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生活的艰辛,因此在这首《浪淘沙令·祝寿》中,他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以及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这首词借祝寿之名,传达了史浩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家国情怀,展现了其在时代变迁中的敏锐洞察力和深沉思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