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像赞二首 其二
旷大劫来不虚妄,言言故得皆真实。
应念蒙光迅电飞,寻声救苦奔风疾。
千章万句离文字,异韵殊音垂秘密。
现相宣扬遇此时,见闻颖脱欣今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大灾来临时言必有物,所言所行皆真实无虚。
应信念念有如闪电般迅速飞驰,听到悲苦之声就如疾风般奔去救助。
千言万语都超越了文字的局限,不同的音韵和旋律传达了深藏的秘密。
现在展现的形象和宣扬的理念在此刻出现,那些能理解并接受的人都感到今天的喜悦。
去完善
释义
1. "旷大劫":指漫长的时间,大劫,佛教用语,通常用来形容极长的时间。
2. "不虚妄":不虚假,真实可靠。
3. "言言":指佛陀的教法,即每个字都是真实的。
4. "故得":因此能够得到。
5. "真实":真实不虚,真实可靠。
6. "应念":回应众生的念头。
7. "蒙光":受到光明,这里指的是得到观音菩萨的指引。
8. "迅电飞":形容速度快如闪电。
9. "寻声":听到声音就行动,这里指观音菩萨闻声救苦的行为。
10. "奔风疾":形容行动迅速,如同疾风一样。
11. "千章万句":指佛经中的众多经文。
12. "离文字":超越文字的限制。
13. "异韵殊音":不同的音韵和声音,这里指观音菩萨以各种方式显化。
14. "垂秘密":流传秘密的教诲。
15. "现相宣扬":现身说法,传播教义。
16. "颖脱":脱颖而出,指听闻佛法后有所领悟。
17. "欣":欢喜,快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颂扬了观音菩萨的慈悲形象与神奇救苦之能。首先诗人提到“旷大劫来不虚妄”,这代表了观音菩萨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敬仰的神祇,她的存在并非虚无缥缈的幻想。接下来的诗句“言言故得皆真实”赞美了观音菩萨的经典教诲,句句都是真实的道理。
接着诗人用“应念蒙光迅电飞,寻声救苦奔风疾”来形容观音菩萨听闻到众生的苦难祈求,便迅速降临救助,速度如同闪电和风疾一般快速。而“千章万句离文字,异韵殊音垂秘密”则表达了观音菩萨的教义虽然经过千万次诠释,但它们都超越了语言文字的限制,承载着神秘的内涵。
最后,“现相宣扬遇此时,见闻颖脱欣今日”揭示了观音菩萨在当下这个时代宣扬真理的形象是多么让人欣喜,使人们对观音菩萨更加敬仰和感恩。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观音像赞二首 其二》是南宋时期释清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世纪左右,正值南宋初年,战争频繁,社会动荡。
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释清远作为一位云游四方的僧人,他的人生经历颇为丰富。他曾四处化缘、布道,为民众祈求平安,因此在民间具有较高的声望。他的诗词作品大多以描绘山水风光和抒发热爱生活的情感为主,寄托了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
南宋初期,国家局势紧张,北方的金国时常侵扰南宋疆土,导致民不聊生。在这种背景下,释清远创作了这首《观音像赞二首 其二》,通过对观音菩萨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世界和平与民众安定的殷切期盼。在这首诗中,释清远以观音像为载体,表达了对于观音菩萨救苦救难的精神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寄寓了自己为民祈盼和平的美好愿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