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师常以六只骰子示禅人六面皆六点复作三颂 其一

标题包含
师常以六只骰子示禅人六面皆六点复作三颂 其一
六只骰子满盆红,不用安排祇么通。 拟欲进前求解会,大似西行却向东。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清远,俗名李远杰,法号释清远,1963年出生于台湾。他是一位著名的禅宗法师,也是一位教育家、作家和诗人。 释清远在年轻时曾是一名工程师,后来因为对佛法的信仰与追求,决定出家为僧。他在台湾佛光山星云...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六个骰子都已摇出满盘红色,不用特意去安排也能顺利通关。想要向前一步寻求解答,就好像要向西而行却又朝着东面走去。
去完善
释义
1. 六只骰子:这里指佛教中的“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官。 2. 满盆红:形容骰子每一面都是六点,表示一切皆空,没有生死、烦恼等诸相。 3. 不用安排祇么通:意为不须安排,任运自然,就能通达法性,证得菩提。 4. 拟欲进前求解会:想进一步寻求理解领悟佛法。 5. 大似西行却向东:指寻找佛法的方向有误,实际上佛法是向内寻求的,与向外求法相反。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禅师以六只骰子比喻禅宗的意境,表达出禅宗直指人心的教化方式。诗人通过描述“六只骰子满盆红”的形象,传达出禅宗以心性为修行重心的思想;同时,诗句中“不用安排祇么通”意味着禅宗强调顿悟和直指人心,并不需要繁琐的仪式或者计划。当修行者试图深入理解并求解时,却发现自己愈追求反而离禅宗的真谛更远,如同“大似西行却向东”所表达的意味,这形象地说明了禅宗的顿悟之道需要顺其自然、放下执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关于禅宗修行和领悟的诗歌,作者是宋代著名禅僧释清远。此诗见于《五灯会元》卷十九。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68年至1077年之间,正值北宋时期。 释清远是临济宗僧人,他的人生经历颇具传奇色彩。他在青壮年时进入佛门,先修习律学,后转为禅宗弟子。他对禅宗参悟有深入理解,曾在曹溪、玉泉、瑞光等寺担任住持。据史载,释清远曾因与人论辩佛法而遭诬陷,曾被流放千里之外的琼州。然而,他始终坚持信念,坚守佛门戒律,终于得到昭雪,恢复名誉。 在释清远所处的时代,北宋社会政治较为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成就斐然。佛学研究也颇为发达,禅宗成为佛教的主流派别之一。在这种背景下,释清远作为一代禅僧,通过他的诗歌作品,宣扬禅宗教义,劝谕信徒坚定信念,领悟禅宗的真谛。这首《师常以六只骰子示禅人六面皆六点复作三颂 其一》便是他表达这种思想的代表作之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