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即事二首·其一

标题包含
即事二首·其一
燕子将雏语夏深,绿槐庭院不多阴。 西窗一雨无人见,展尽芭蕉数尺心。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汪藻(1079年-1154年),字彦章,号浮溪居士,饶州德兴(今江西德兴)人。南宋文学家、政治家。 汪藻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进士及第,历任州县官职。后...查看更多
康康呐_
去完善

译文
燕子的孩子已经渐渐长大,夏季已深,绿树成荫的院子里不再那么阴凉。一场雨后,西窗边的芭蕉展露出了它宽阔的叶片,却没有人注意得到。
康康呐_
去完善
释义
1. 将:抚养,教育,训练。 2. 夏深:夏天的深入,这里指夏季的深处。 3. 绿槐:绿色的槐树。 4. 阴:树荫,这里指绿树形成的阴凉处。 5. 西窗:位于房屋西侧的窗户。 6. 一雨:一场雨。 7. 展尽:全部展开。 8. 芭蕉:一种大型的热带植物,其果实可以食用。 9. 数尺心:几尺长的叶片。
康康呐_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展示了夏日的景象。开篇点明了季节——夏季和时节——燕子哺雏期,并用“夏深”一词概括了夏日炽热的氛围。诗人通过“绿槐庭院”以及"不多阴"的表述展现出了庭院中树木虽绿但并不茂盛的景象,这让人联想到炎炎夏日里的闷热与无聊。 第三句“西窗一雨无人见”,意味着这场雨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也许是因为雨量不大,不足以影响人们的生活;也许是诗人想要表达一种孤独的心境,渴望与他人分享却未能如愿。 最后一句中的“展尽芭蕉数尺心”,表达了诗人对于生长旺盛的植物的观察。芭蕉在夏日里迅速生长,即使无人关注,也仍然努力展现出自己的生命力。这里的芭蕉形象可以看作是诗人的自喻,寓意着他虽然在默默无闻的环境中依然坚持自我,努力成长。
康康呐_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即事二首·其一》是南宋诗人汪藻于公元1149年所创作的一首诗歌。当时正值金国南侵之际,南宋朝廷萎靡不振,战事频繁,民不聊生。在此背景下,汪藻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人文情怀,表达了对国家和民众命运的担忧以及对战争和统治者决策的关注。 身为一位官员,汪藻对时局有着深刻的了解。他亲眼目睹了战火纷飞、百姓流离失所的场景,深感忧虑。同时,他也对国家政治内部的腐败和不作为感到愤慨。在这种复杂的心境下,他创作出了一系列深刻反映时代特征和个人情感的诗歌,如《即事二首》等。 在这首诗中,汪藻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他的忧虑和希望。他既感叹国家前途未卜,又对未来抱有期待。这种矛盾的情感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民众福祉的关注,展现了诗人深深的家国情怀。
康康呐_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